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信阳师范学院-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空间与图形学习中对于学生的经验积累,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练习课 教师先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口算联系,接下来出示了“看图列式题”呈现了两幅图:第一幅图是那个花了一个池塘,池塘的荷叶上有38只青蛙,第二幅图仍然是池塘和荷叶,只是青蛙只有5只在荷叶上,其余的跳到水里去了。 师:请同学们看图,谁来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荷叶上有38只青蛙,忽然一个石子落入水中,“啪”的一声,小青蛙们害怕了,纷纷跳入水中,最后剩下了5只青蛙妈妈。 师:说得好!语言流畅,想象力很丰富,大家要向他学习。 生:38只青蛙正在荷叶上晒太阳,一个顽皮的孩子路过,向水中打了几个水漂,胆子小的青蛙都钻到荷叶下面了,只剩下5只勇敢的。 师:嗯,你的想象真棒!谁会看图列式? 生:老师,我有不同想法。我认为,是轰隆隆的雷声响了,要下雨了,所以它们急着游回家了。 师:你的想象也很奇特。 于是,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不停的说出来:青蛙们正在进行游戏化比赛,正在学本领,正在寻找蝌蚪孩子……整个教室成了一个想象的国度。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 请分析该案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数学和活动的辩证关系处理时的误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数学和生活的辩证关系?
1.师:同学们,想知道李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吗?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问老师, 生2:可以用卷尺量 师:请坐下,用卷尺量也是一种解决办法,不过这样做太麻烦了,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3:我想,只要设法弄清楚自己每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再从学生步行到李老师家,看看用了多少分钟,再用每分钟走的米数乘以分钟数,这样就能很快的求出这段距离了 师:真会动脑筋,现在,如果告诉同学们李老师每分钟走70米,并且从家步行到学校用12分钟,你知道我家离学校有多远吗? 生:知道 师:为什么? 生:因为要求12个70米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师:如果你每分钟走60米,那么从学校步行到我家又需要几分钟? 生:840÷60=14 师:这里又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呢? 生:因为这里要求840米里面有几个60米,所以用除法。 试根据以上案例,简要叙述,在案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哪些理念?
师:多媒体展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和台式风扇 提问“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 生:不同 师:你们能给它们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吗? 试分析教师在“平移与旋转 ”的教学过程中此环节的设计意图?
教学片段:体积与体积单位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想和大家交个朋友,愿意吗? 生:愿意。 师:是朋友就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老师向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吗? 生:可以。 师:在我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我的衣服,你们在家里是不是也这样啊? 生:是的。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 生1:很大。 生2:非常宽松。 生3:很温暖、很舒服。 生4:很温馨,感觉自己长大了。 ……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 (学生个个很惊讶,大多数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 生2:爸爸太胖,会把我的衣服撑破。 ……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像这样的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体积与体积单位”,相信通过学习大家会理解的更加清楚。 请分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新理念?
教学片段:《小小商店》 教学时,教师将教室布置成商店的场景,安排了一个模拟购物的情景。 师:这人民币可以干什么? 生:买东西。 师:现在请一部分小朋友做营业员,其他同学当作顾客来做买东西的游戏。 “营业员”要带上头饰,使用文明用语,各自站到“柜台”前(事先在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圈,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书包、练习本、易拉罐、卷笔刀、机器人玩具、皮球、……)其他小朋友做“顾客”,只能买一样物品。现在同学们分成小组排好队去买东西(学生离开座位,排成四列,一个接一个购物。还没轮到的小朋友在一起打闹说笑,买完的学生又无所事事,只好说话嬉戏了。)接着可以买两样,过程如前。 师: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人民币可以买东西。 师:你有什么意见? 生:某某同学找错钱了,我买一个书包,给他50元,他应该找我28元。 生:又不要紧的,本来就是假的嘛。(找错钱的同学马上接了一句。课堂上爆发出一阵哄笑。) …… 请结合上述教学片段分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没有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该实施哪些教学策略?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将统计的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结合实例谈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该实施哪些教学策略?
结合实例谈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练习课 教师先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口算联系,接下来出示了“看图列式题”呈现了两幅图:第一幅图是那个花了一个池塘,池塘的荷叶上有38只青蛙,第二幅图仍然是池塘和荷叶,只是青蛙只有5只在荷叶上,其余的跳到水里去了。 师:请同学们看图,谁来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生:荷叶上有38只青蛙,忽然一个石子落入水中,“啪”的一声,小青蛙们害怕了,纷纷跳入水中,最后剩下了5只青蛙妈妈。 师:说得好!语言流畅,想象力很丰富,大家要向他学习。 生:38只青蛙正在荷叶上晒太阳,一个顽皮的孩子路过,向水中打了几个水漂,胆子小的青蛙都钻到荷叶下面了,只剩下5只勇敢的。 师:嗯,你的想象真棒!谁会看图列式? 生:老师,我有不同想法。我认为,是轰隆隆的雷声响了,要下雨了,所以它们急着游回家了。 师:你的想象也很奇特。 于是,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不停的说出来:青蛙们正在进行游戏化比赛,正在学本领,正在寻找蝌蚪孩子……整个教室成了一个想象的国度。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 请分析该案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数学和活动的辩证关系处理时的误区?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数学和生活的辩证关系?
1.师:同学们,想知道李老师家离学校有多远吗?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问老师, 生2:可以用卷尺量 师:请坐下,用卷尺量也是一种解决办法,不过这样做太麻烦了,有没有别的办法? 生3:我想,只要设法弄清楚自己每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再从学生步行到李老师家,看看用了多少分钟,再用每分钟走的米数乘以分钟数,这样就能很快的求出这段距离了 师:真会动脑筋,现在,如果告诉同学们李老师每分钟走70米,并且从家步行到学校用12分钟,你知道我家离学校有多远吗? 生:知道 师:为什么? 生:因为要求12个70米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师:如果你每分钟走60米,那么从学校步行到我家又需要几分钟? 生:840÷60=14 师:这里又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呢? 生:因为这里要求840米里面有几个60米,所以用除法。 试根据以上案例,简要叙述,在案例的教学过程中,突出体现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哪些理念?
师:多媒体展示:缆车、升降电梯、风车和台式风扇 提问“它们的运动都相同吗?” 生:不同 师:你们能给它们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吗? 试分析教师在“平移与旋转 ”的教学过程中此环节的设计意图?
教学片段:体积与体积单位 师:同学们,老师非常想和大家交个朋友,愿意吗? 生:愿意。 师:是朋友就应该相互了解,相互信任。老师向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吗? 生:可以。 师:在我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我的衣服,你们在家里是不是也这样啊? 生:是的。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 生1:很大。 生2:非常宽松。 生3:很温暖、很舒服。 生4:很温馨,感觉自己长大了。 ……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 (学生个个很惊讶,大多数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 生2:爸爸太胖,会把我的衣服撑破。 ……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像这样的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体积与体积单位”,相信通过学习大家会理解的更加清楚。 请分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新理念?
教学片段:《小小商店》 教学时,教师将教室布置成商店的场景,安排了一个模拟购物的情景。 师:这人民币可以干什么? 生:买东西。 师:现在请一部分小朋友做营业员,其他同学当作顾客来做买东西的游戏。 “营业员”要带上头饰,使用文明用语,各自站到“柜台”前(事先在教室里的桌子围成圈,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书包、练习本、易拉罐、卷笔刀、机器人玩具、皮球、……)其他小朋友做“顾客”,只能买一样物品。现在同学们分成小组排好队去买东西(学生离开座位,排成四列,一个接一个购物。还没轮到的小朋友在一起打闹说笑,买完的学生又无所事事,只好说话嬉戏了。)接着可以买两样,过程如前。 师: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人民币可以买东西。 师:你有什么意见? 生:某某同学找错钱了,我买一个书包,给他50元,他应该找我28元。 生:又不要紧的,本来就是假的嘛。(找错钱的同学马上接了一句。课堂上爆发出一阵哄笑。) …… 请结合上述教学片段分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没有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该实施哪些教学策略?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将统计的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结合实例谈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应该实施哪些教学策略?
结合实例谈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