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2023)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 )上指出,办好我们的教育,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党的十八大

B.
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以下选项中,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2 分) 0分
A.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B.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

C.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

D.
马克思主义是相对封闭的理论

(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单选题 (2 分) 2分
A.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 )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旗帜和灵魂。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为服务”的重要论断。
单选题 (2 分) 2分
A.
2018年3月1日

B.
2016年12月1日

C.
2018年12月1日

D.
2016年3月1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为服务” 重要论断的基本内容是


(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提高综合国力服务

B.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国家服务;为教育服务

C.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D.
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与经济文明建设服务

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是( )的具体体现。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D.
实现中国梦

)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单选题 (2 分) 2分
A.
2015年4月1日

B.
2015年8月1日

C.
2014年3月1日

( )、( )、( )决定了我国教育必须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单选题 (2 分) 2分
A.
独特的历史、中华文明、现实情况

B.
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

C.
中华文明、国际地位、世情

D.
中华文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

中华民族深厚的( )是我们坚定扎根中华大地办教育的自信之源。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政治思想

B.
文化底蕴

C.
教育思想

D.
历史文化

( )是我们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自信之本。
单选题 (2 分) 2分
A.
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

B.
新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C.
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D.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聚焦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十大战略任务”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C.
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以平均主义为导向

办好各级各类教育是指(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努力办好基础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

B.
努力办好高等教育、实现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

C.
努力办好基础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职业 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

D.
努力办好高等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教育体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八大基本理念”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B.
更加注重以德为先

C.
更加注重面向人人

D.
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 )这个核心点。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能力

B.
全面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C.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D.
全面提高终身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