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法学
6.在中国,法学起源于( )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唐朝 D.清末
7.在西方,法学第一次出现法律派别于( ) A.古罗马时期 B.古希腊时期 C.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D.20世纪
8.以下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 A.社会公益性 B.技术规范性 C.国家强制性 D.国家引导性
9.首先提出划分公法私法的西方学者是( ) A.罗斯科.庞德 B.乌尔比安 C.卡尔.马克思 D.阁劳秀斯
10.属于法的基本特征的是( )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人民性 B.法是由社会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法是由原始社会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习惯性 D.法是以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11.马克思在批判浦鲁东时指出:“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不论是政治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对于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 A.君主制定的法律不能调整经济关系 B.除经济因素外,立法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C.政治的立法和市民的立法具有完全相同的目的 D.国家的立法本质上决定于社会客观经济条件
12.下列学派中,将法的本质归结为人的理性的有:( ) A.神学论 B.理性论 C.社会论 D.民族精神论
13.强调法的目的和任务在于以最少的牺牲和浪费来尽可能多满足各种相互冲突的利益的社会学法学的主要代表学者是( ) A.黑格尔 B.卢梭 C.庞德 D.康德
14.在法律概念问题上,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 A.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B.法是民族精神的产物 C.法是人类理性和本性的体现 D.法是自由意志的外在表现形式
15.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特征是( ) A.概括性 B.规范性 C.抽象性 D.国家强制性
16.对法律所体现的国家意志起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国家的历史传统 C.国家的阶级结构 D.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17.2014年5月实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17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的生活情况,发现符合特困供养条件的人员,应当主动为其依法办理供养。”该法条所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是( ) A. 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 B.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处理和制裁 C.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18.《刑法》第93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下列关于该法律条文认识,正确的是( ) A.该条文规定的内容为法律概念,没有强制力 B.该条文表述的既非法律原则,也非法律规则 C.该条文不能够与其他条文共同表达某个法律规则D.该条文包括了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4条第1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下列对于该条文表述正确的是( ) A.该规定属于法律原则 B.该规定具有指引作用 C.该规定属于禁止性规则 D.该规定意味着我国《合同法》没有溯及力
20.我国刑法规定:“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该规则所包含的逻辑结构要素是( )。 A.假定和行为模式 B.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C.假定和法律后果 D.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