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火灾风险评估
电气线路火灾起火原因的认定条件哪些表述是正确的?
天然橡胶没有固定熔点,受热逐渐软化,在()时,则完全软化,呈融融状态。
A.130~140℃
B.230~240℃
C.330~340℃
D.400℃以上

在建筑火灾环境下,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时:(1)2m以上空间的烟气平均温度不能超过()。
A.100℃
B.130℃
C.150℃
D.180℃

要保证人员安全,在可用疏散时间(ASET)大于必需疏散时间(RSET)的前提下,还应满足:(1)当建筑结构存在坍塌的危险时,应满足以下()条件。(Tfr为结构的耐火极限;Tf为在可能最不利火灾条件下结构的失效时间)
A.ASET
B.ASET>min(Tfr,Tf)
C.RSET
D.RSET>min(Tfr,Tf)

()是危险强度的定性或定量估计,与危险源强度、持续时间、距离等有关。
A.火灾风险
B.火灾危险
C.火灾严重度
D.火灾后果

()是指在假定火灾发生后,能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参数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
A.火灾危险
B.火灾安全
C.火灾损失
D.火灾后果

质量燃烧速率可直接反映()
A.火灾危害性
B.火灾可能性
C.火灾危险性
D.火灾风险性

()的场所不宜安装点式感温探测器。
A.发烟量较小的火灾
B.可能产生阴燃
C.有大量粉尘
D.吸烟室

根据古斯塔夫(GustavPurt)提出的建筑物火灾危险度GR分析中,对()因子不进行考虑。
A.易燃性因子
B.灭火延迟因子
C.建筑物耐火因子
D.烟气因子

根据古斯塔夫(GustavPurt)提出的建筑物火灾危险度IR分析中,对()因子不进行考虑。
A.人员危险因子
B.危险度减小因子
C.财产危险
D.烟气因子

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均为易燃塑料,在受热时表面发生软化、大幅度溶胀、熔融和滴落,并在收缩状态下点燃,离开火焰后()
A.继续燃烧,燃烧完全
B.不能继续燃烧
C.继续燃烧,但燃烧不完全
D.无法确定是否继续燃烧

火灾中的第二类危险源包括()
A.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
B.可燃物
C.自动灭火系统
D.疏散通道的设计
E.火灾烟气

聚合物材料的热解,一般存在()机理。
A.链断裂
B.交联
C.侧链消去
D.熔融
E.侧链环化

建筑物内可燃物的危险等级取决于()
A.烟气的浓度和遮光性
B.火灾荷载密度
C.烟气的毒性
D.火灾热释放速率
E.火灾时对周围环境的辐射热流量

火灾环境下,人员疏散时间一般由()构成。
A.必需安全疏散时间
B.可用安全疏散时间
C.报警时间
D.预动作时间
E.疏散行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