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下列是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铁、木、纱),使它们由死复活,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成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材料2 “生产成果的分配,不过是生产要素本身分配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造成的后果首先是使资金、土地、设备等生产条件由个别企业无偿占有和使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流动,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即人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分配方式,指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价值是按照个人投入的生产要素来进行分配的。”“人类社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它们从来不取决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的依据。
材料1:笛卡儿认为,物质与精神是两种不同的实体,精神的本性是思维,物质的本性是广延,广延不能思维,思 维不具有广延。物质与精神互不相通,彼此独立,两者都是世界的本原。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世界统一于存在”。(注意存在与物质意义的不同) 材料2: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人的各种感觉构成了事物。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与产物。。 材料3、斯宾诺莎认为,物质世界是唯一的实体,其余一切都是它的属性与样式。思维和广延不是两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唯一的物质实体的两种不同属性。一切物质都具有思维的属性,一切个体都有心灵,只是程度不同。 材料1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区别,错误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2属于什么观点,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有什么不同,错误在哪里? 材料3属于什么观点,错误在什么地方?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你有什么读后感?
材料1: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的7%,从1980年到1996年,粮食产量增加23%。近几年每年减少耕地面积在300万亩到500万亩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目前受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3;过去10年沙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9%;由于过度采伐,现有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4%;由于水资源短缺,部分城市缺水非常严重。在全国500多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4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又存在着大量的使用浪费,而且对资源的再生利用不重视,废钢铁废金属的回收利用率只有30%,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材料2:社会是人的社会,历史是人的历史。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平均自然资源还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口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必须大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根据材料,说明历史唯物论关于自然条件与人口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并且说明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为什么? 根据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应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怎样既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南北文化的差异: 北方的“大气”,不仅是大在历史,大在建筑,大在交通,大在风俗,而且还大在目标、大在架子、大在口气。北方的市民都是“大市民”。派头大,口气大,脾气大。干大事,说大话,讲大道理,聊天就要“侃大山”,喝茶就要喝“大碗茶”。他们对小打小闹不感兴趣,对小模小样看不上眼,向往和欣赏的是“大官”、“大款”和“大腕”。文质彬彬的南方人,却在崇尚和寻求着“精细”。吟诗作画“精细”,说话办事“精细”,经营管理“精细”。正是这种“精细”,使他们经常能够获得比北方人更显著的利益。因为在“精”和“细”中,包含着很多创造财富和追求卓越的秘密。因为“精”,所以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为什么北方的文明(即黄河流域的文化)与南方(即长江流域的文化)的文明有这样的差异?考古挖掘表明,黄河流域的文化以龙山文化为代表。中原龙山文化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物质的交换。在原始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发展出统一的社会意识和宗教意识,从而有利于超出部落组织的更大的政治实体的出现。黄河中下游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地带,它的北边是比较难以逾越的蒙古戈壁,西北是万里黄沙,形成交通障壁,西南是世界上最大最险峻的青藏高原,东边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它的浩瀚无际跟地中海的情形不一样,对古人来说也是难以征服的。地理环境对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黄河文化形成了一种隔绝机制,造成了一种内向的求稳的文化类型。众所周知,黄河文化首当其冲游牧民族的冲击。游牧民族肯定渴望中原地区肥沃的土壤,良好的生存条件。即使不渴望土壤,也需要中原地区的农产品,那么,他们肯定也不是总愿意和能够直接进行交换。他们或者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渴望一块土地,或者经常抢劫中原文明的生活资料。早在黄帝时代,就有北逐荤粥的记载,以后这类史实,可以说是史不绝书。中原龙山文化普遍发现的城堡,可能就是处于防御的需要。在仰韶文化中,经过了全面发掘的姜寨村落,整体呈椭圆形,东西长210米,南北宽约160米,面积33600平米。中心部落为5000平方米的广场。两侧边缘有南北对应的两个牲畜夜宿场。广场周围是门皆面向中心的房屋群,它的外环以既可以排水又可以作为防御工事的围沟。沟东自东北到西南分置三片墓地,在沟西位于临河东岸是烧陶器的窑场。平原与高原的对峙,在欧洲是不存在的。处于迁徙无定的高原游牧民族,始终把平原大河流域作为他们的一个争夺目标,经常象洪水一样从高原上横冲下来。整个中国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游牧人同农耕人争夺生存空间的历史。 请结合材料回答: (1)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4分) (2)试结合本段材料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简要分析一下我国社会的发展情况。
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 )为尺度。 A. 简单劳动 B. 复杂劳动 C. 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     ) A. 波兰人民共和国 B. 巴黎公社 C. 苏维埃俄国 D. 中华人民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