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阿坝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论
“隐性课程是学校暗默地、高效地灌输给学生的‘被合法化了的’文化、价值和规范,它是发挥着‘霸杈’功能的日常意义体系”。这一观点属于()5-251 A、 经验自然主义的隐性课程观B.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观 C.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观D.抵制性的隐性课程观
人们为了弥补班级授课组织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缺陷,对班级授课组织提出了一系列补充措施。其中, 比较有效的是()5-264 A、 留级制度 B、 降低学力水准 C、 能力分组 D、 “班级授课组织内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组织
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之间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6-271 A、 课程评价B.课程标准 C.教学活动D.课程采用
在下列几种评价类型中,最关注结果的是()7-311 A、 形成性评价B.质的评价 C.效果评价D.内在评价
在古巴和林肯对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历史分期中,第三代评价认为,评价在本质上是()7-316 A、 测验或测量B.判断 C.心理建构D.描述
我们通常所称的“传统评价模式”是指()7-326 A、 差别模式B.目标达成模式 C.回应模式D.外貌模式
在课程研究领域,“课程开发范式”把课程视为()8-332 A、 师生经验B.符号表征 C.学校材料D.学校文化
中国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教育热点问题(如“重点中学”存废之争、择校问题、民办教育与私立学校问题等)大都反映了()8-337 A、 人们对教育公平的渴望B.人们对提高教育地位的渴望 C.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的渴望D.人们对受教育权利的追求
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个要素是()8-352 A、 学习材料、教师与学生、合作、意义B.文本材料、情境、交往、意义 C.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D.教学主体、情境、合作、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特征是()8-35 A、 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 B、 学习者为中心、元认知为中心、意义建构为中心 C、 重视社会交互作用和文化在知识理解和意义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不仅是一个个体的过程,还 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的过程 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简述课程选择的含义及其基本取向
在今天的学校教育实践中综合课程的理想范例并不多,为什么?
简述课程与教学过程取向评价的本质、价值与局限
“计算机为媒体的交往”对教学领域会产生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