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管理心理学
试述塑造组织文化方法的心理机制。
什么是惩罚?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惩罚手段来充分调动教育人员的积极性
试述教育领导者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试述教育领导者应具备的决策能力
试述教育领导集体心理优化的含义及途径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奖励手段来充分调动教育人员的积极性?
试述对非正式学校群体管理的策略。
如何发展建设性冲突?
某校三位青年教师同时进校任教,同住一间集体宿舍,业余时间关系密切,引起学校一些人的议论。一次,学校定于晚上召开全校职工大会,三位青年教师为看一场难得的音乐会,分别请假。这件事使学校领导产生了不同意见。一种认为: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教师集体,就要制止这种小团伙的发展,严肃处理这次音乐会事件。另一种认为:他们的交往不算反常,不能扣“小团伙”的帽子。支部应通过适当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 问题:你认为哪种观点是正确的?请运用非正式群体的有关理论说明原因。
新校长上任,在教师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对全校考试成绩排名次,实行末位淘汰等。一开始,老师们的积极性还蛮高,可过一段时间后,就出现了许多老师争占学生以外时间,相互揭短,相互保密等现象,这使新校长十分苦恼,该不该继续鼓励竞争呢? 问题:请联系实际,论述在教育管理中应该如何组织好竞争?
某校校长管理教师分三种情况: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新来的教师,他每月交代一次任务,并告诉他们怎样去具体完成。对中年教师,他很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教学工作上喜欢听取他们的意见。对老教师,除关心他们的身体外,对日常教学工作,校长一概不问。   问题:你赞成这位校长的做法吗?为什么?试用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分析。
校长与书记的冲突—某校的一次人事调动 某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党支部书记兼任副校长,分管人事、保卫等行政工作。开学前,校长与支委和其他学校干部一起研究了后备教师补充计划。因为这是关系学校未来发展的大事,大家认为在师资补充问题上,应坚持“认真考察,慎重补充”的原则。 会后不久,支部书记因公外出。恰在书记外出期间,有两位在岗教师因病住院,还有一位李老师提出调动,非走不可。校长为及时解决缺课问题,未经集体研究和必要的了解,决定立即把外校曾来本校求职的两名教师调入,办理了李老师的调出手续;同时积极办理一位大学生的调入手续。 书记回校后,了解到新调入两名教师教课有困难,正在办手续的大学生还有些情况需要了解,就主动向校长建议终止调入。校长未提出异议,于是书记通知教育局人事科停办调入手续。 在行政办公会上,书记就人员调入要采取慎重态度作了发言,发言中自然涉及了这次人事调动。 校长很恼火,说:“调人是救急,总不能因为你不在校,学生就不上课吧?连这么个事我都不能拍板,这个校长还怎么当?况且,人事工作也是校长的职权,副校长协助校长工作。你这个书记不在校,我直接办这件事,有什么问题我负责!” 试评析案例中校长与书记的矛盾冲突,应当如何正确处理这一问题? 学校领导集体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条件有哪些?
积极稳妥地消除教师心理挫折 某校星期三下午第二节课后,教师正集中在会议室准备政治学习。突然从高三文科班教室里传来了吵闹声。一会儿两位学生搀扶着年轻教师张某,跌跌撞撞地向办公室走去。张老师满身灰尘,嘴里喊着:“学生打老师了,学生打老师了!”顿时间,校内哗然,学生蜂拥过去,会议室的老师也坐不住了。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件,校长沉着果断,一方面让副校长和文科班主任前往事发地点了解实情,安抚张老师;另一方面照常组织教师学习。会议室内,又安静了下来。 学习结束,校长听取了副校长和班主任的实情汇报,又直接调查了当事的双方和文科班的学生干部。原来:张老师是刚从师专毕业分配到的预备党员,这小伙子有一股热情,很想干出点名堂。但性情急躁,有“恨铁不成钢”的怨恨心理。事发的当堂课上,他讲课正带劲时,发现学生魏某笑了一下,并与同座嘀咕了几句,张老师便询问原委,魏某态度有些傲慢,没有正面回答。下课后,张老师继续查问,魏某仍没有反应。这时张老师便随手拉魏某去办公室交谈,魏某却站起来用力一捋,不知怎的,张老师被摔到墙边,脸部着地,脚也扭伤了,便出现了前文一幕。 事实真相弄清后,校长没有立即去找张老师,而是带班主任同去学生魏某家中。第二天,学生主动到张老师处作检讨并赔礼道歉。话说另一头,某些年轻教师不了解详情,“借风簸簸箕”,说什么“学生打老师,这还了得”;“这种大事,校长哪里去了!”如此等等。 张老师在这种舆论的影响下,连课也无法上了。校长得之这一情况后,先让教导主任就未上课问题,上门劝导张老师。尔后,校长亲自登门,起初,张老师还是一肚子怨气,校长让他充分“发泄”,没有说他半个字。再就事情的发生经过,帮助他一一分析。指出应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程度和原因,对待学生应豁达大度。在张老师的态度有所转变的情况下,校长进一步引导教师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不能聚精会神听课的原因。在校长的启发下,他慢慢地意识到自己有时急躁过度,说了些挖苦、讽刺学生的话,少数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此时,校长对此事该公布于众,以挽回不良影响了吧!没有。校长只是在行政会上轻描淡写地讲了,并找少数年轻教师说说事情的全过程和处理方法就了事了,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问题:该校长消除教师心理挫折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正确对待受挫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