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河南理工大学化工热力学
范德华方程与R-K方程均是常见的立方型方程,对于摩尔体积V存在三个实根或者一个实根,当存在三个实根时,最大的V值是
A.饱和液体体积
B.饱和蒸汽体积
C.无物理意义
D.饱和液体与饱和蒸汽的混合体积
可以通过测量直接得到数值的状态参数是 A.焓 B.内能 C.温度 D.熵
冬天要给-10℃房间供热取暖,消耗500W的功率给房间供热,采用可逆热泵循环、电热器两种供热方式,哪种供热方式的供热量多? A.前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 D.没法比较
高压氮气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历两个不同的膨胀过程达相同的终态。其中已知一个可逆过程的工质熵变为20KJ/(kg.K),另一个不可逆过程的工质熵变( ) KJ/(kg.K)。 A.大于20 B.小于20 C.等于20 D.不能确定
有一机械能大小为1000KJ,另有一恒温热源其热量大小为1000KJ,则恒温热源的热火用()机械能的火用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P-R方程能同时应用于汽、液两相计算,准确度较高 B.R-K方程能同时应用于汽、液两相计算,准确度较高 C.活度系数可以大于1也可小于1 D.压缩因子可以大于1也可小于1
热源温度为 1200K ,环境温度为 300K ,高温热源提供热量1000J 中的无效能为( )J。 A.250 B.750 C.300 D.400
传热速率的单位,不正确的是() A.KJ/h B.KW C.KJ/s D.J/h
高压氮气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历两个不同的膨胀过程达相同的终态。其中已知一个不可逆过程的工质焓变为50KJ/kg,而另一个可逆过程的工质焓变( )KJ/kg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不能确定
若分别以某一真实气体和理想气体为工质在两个恒温热源T1、T2之间进行卡诺理想循环,试比较这两个循环的热效率。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前者小于后者 D.没法比较
Pitzer提出的由偏心因子ω计算第二维里系数的普遍化关系式是 A.B = B0ωB1 B.B = B0 ω + B1 C.BPc/(RTc)= B0 +ωB1 D.B = B0 + ωB
泡点的轨迹称为(),露点的轨迹称为( ),饱和汽、液相线与三相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 ) A.饱和汽相线,饱和液相线,汽液共存区 B.汽液共存线,饱和汽相线,饱和液相区 C.饱和液相线,饱和汽相线,汽液共存区 D.以上都不对
体系从同一初态到同一终态,经历二个不同过程,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此二过程环境熵变存在 A.(ΔS环)可逆< (ΔS环)不可逆 B.(ΔS环)可逆 >(ΔS环)不可逆 C.(ΔS环)可逆 = (ΔS环)不可逆 D.(ΔS环)可逆= 0
如当地冷却水温度为常年18℃,则氨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应选 A.18℃ B.8℃ C.28℃ D.48℃
由纯组分形成理想溶液时,其混合焓ΔHid A.>0 B.=0 C.<0 D.不确定
可以通过测量直接得到数值的状态参数是 A.焓 B.内能 C.温度 D.熵
冬天要给-10℃房间供热取暖,消耗500W的功率给房间供热,采用可逆热泵循环、电热器两种供热方式,哪种供热方式的供热量多? A.前者 B.两者相等 C.后者 D.没法比较
高压氮气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历两个不同的膨胀过程达相同的终态。其中已知一个可逆过程的工质熵变为20KJ/(kg.K),另一个不可逆过程的工质熵变( ) KJ/(kg.K)。 A.大于20 B.小于20 C.等于20 D.不能确定
有一机械能大小为1000KJ,另有一恒温热源其热量大小为1000KJ,则恒温热源的热火用()机械能的火用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P-R方程能同时应用于汽、液两相计算,准确度较高 B.R-K方程能同时应用于汽、液两相计算,准确度较高 C.活度系数可以大于1也可小于1 D.压缩因子可以大于1也可小于1
热源温度为 1200K ,环境温度为 300K ,高温热源提供热量1000J 中的无效能为( )J。 A.250 B.750 C.300 D.400
传热速率的单位,不正确的是() A.KJ/h B.KW C.KJ/s D.J/h
高压氮气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历两个不同的膨胀过程达相同的终态。其中已知一个不可逆过程的工质焓变为50KJ/kg,而另一个可逆过程的工质焓变( )KJ/kg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不能确定
若分别以某一真实气体和理想气体为工质在两个恒温热源T1、T2之间进行卡诺理想循环,试比较这两个循环的热效率。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相等 C.前者小于后者 D.没法比较
Pitzer提出的由偏心因子ω计算第二维里系数的普遍化关系式是 A.B = B0ωB1 B.B = B0 ω + B1 C.BPc/(RTc)= B0 +ωB1 D.B = B0 + ωB
泡点的轨迹称为(),露点的轨迹称为( ),饱和汽、液相线与三相线所包围的区域称为( ) A.饱和汽相线,饱和液相线,汽液共存区 B.汽液共存线,饱和汽相线,饱和液相区 C.饱和液相线,饱和汽相线,汽液共存区 D.以上都不对
体系从同一初态到同一终态,经历二个不同过程,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此二过程环境熵变存在 A.(ΔS环)可逆< (ΔS环)不可逆 B.(ΔS环)可逆 >(ΔS环)不可逆 C.(ΔS环)可逆 = (ΔS环)不可逆 D.(ΔS环)可逆= 0
如当地冷却水温度为常年18℃,则氨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应选 A.18℃ B.8℃ C.28℃ D.48℃
由纯组分形成理想溶液时,其混合焓ΔHid A.>0 B.=0 C.<0 D.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