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西南石油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专升本)
当某剪力墙连梁刚度较小,墙肢刚度较大时(相当于α<10的情况),说明该剪力墙为( )(本题2.5分)
A、 整体墙
B、 小开口剪力墙
C、 联肢墙
D、 壁式框架
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本题2.5分)
A、 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B、 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C、 相邻结构单元中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D、 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有4个单质点弹性体系,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 =120t,K =6× kN/m; =180t, =9 kN/m. =240t, =12 kN/m; =300t, K =15× kN/m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 、 、 、 ,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 )(本题2.5分)
A、 < < <
B、 > > >
C、 = =
D、 = = =
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震害是( )(本题2.5分)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 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 震级小的近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 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已知某剪力墙墙肢为大偏压构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N的降低(注N<0.2 )( )(本题2.5分)
A、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B、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C、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D、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 )(本题2.5分)
A、 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部分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B、 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全部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C、 在需要形成底部大空间的区域,必须从底层至顶层都设计成框架
D、 必须在底部设置附加裙房,在附加裙房内形成大空间
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本题2.5分)
A、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B、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C、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D、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高度39m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壁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应当选择( )(本题2.5分)
A、 底部剪力法
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 时程分析法
D、 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
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 )(本题2.5分)
A、 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 结构高度
C、 建筑平面形状
D、 结构长度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本题2.5分)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不变
D、 向上移动至 层高处
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一般布置于伸缩缝区段的( )(本题2.5分)
A、 中央
B、 两端
C、 距两端的第二个柱距内
D、 任意一端
钢筋混凝土柱下扩展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 )(本题2.5分)
A、 地基抗压承载力确定
B、 地基抗剪承载力确定
C、 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确定
D、 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确定
我国抗震规范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采用三水准要求,两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 )(本题2.5分)
A、 是根据小震(众值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B、 是根据中等地震(设防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C、 是根据大震(罕遇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D、 可不必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要考虑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在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 )(本题2.5分)
A、 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折减
B、 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增加
C、 底层柱线刚度应折减,其他各层柱不变
D、 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不变
(单选题) 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为简化计算,对现浇楼盖,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为( )(本题2.5分)
A、 I0
B、 1.2
C、 1.5
D、 2.0
E、 (.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
A、 整体墙
B、 小开口剪力墙
C、 联肢墙
D、 壁式框架
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本题2.5分)
A、 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B、 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C、 相邻结构单元中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D、 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有4个单质点弹性体系,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 =120t,K =6× kN/m; =180t, =9 kN/m. =240t, =12 kN/m; =300t, K =15× kN/m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 、 、 、 ,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 )(本题2.5分)
A、 < < <
B、 > > >
C、 = =
D、 = = =
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震害是( )(本题2.5分)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B、 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C、 震级小的近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大
D、 震级大的远震对高柔结构产生的震害小
已知某剪力墙墙肢为大偏压构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N的降低(注N<0.2 )( )(本题2.5分)
A、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B、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降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C、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提高
D、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提高,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
为满足地震区高层住宅在底部形成大空间作为公共建筑的需要( )(本题2.5分)
A、 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部分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B、 可在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底部全部采用框架托住上部剪力墙
C、 在需要形成底部大空间的区域,必须从底层至顶层都设计成框架
D、 必须在底部设置附加裙房,在附加裙房内形成大空间
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本题2.5分)
A、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B、 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C、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
D、 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
高度39m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壁结构,其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应当选择( )(本题2.5分)
A、 底部剪力法
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C、 时程分析法
D、 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法作补充计算
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 )(本题2.5分)
A、 结构承受荷载大小
B、 结构高度
C、 建筑平面形状
D、 结构长度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本题2.5分)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不变
D、 向上移动至 层高处
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一般布置于伸缩缝区段的( )(本题2.5分)
A、 中央
B、 两端
C、 距两端的第二个柱距内
D、 任意一端
钢筋混凝土柱下扩展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 )(本题2.5分)
A、 地基抗压承载力确定
B、 地基抗剪承载力确定
C、 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确定
D、 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确定
我国抗震规范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采用三水准要求,两阶段设计方法。其中第一阶段( )(本题2.5分)
A、 是根据小震(众值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B、 是根据中等地震(设防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C、 是根据大震(罕遇烈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
D、 可不必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要考虑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在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 )(本题2.5分)
A、 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折减
B、 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增加
C、 底层柱线刚度应折减,其他各层柱不变
D、 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不变
(单选题) 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为简化计算,对现浇楼盖,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为( )(本题2.5分)
A、 I0
B、 1.2
C、 1.5
D、 2.0
E、 (.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