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周口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小学教学案例分析
[单选题,0.9分] 杜威在其1902年出版的著作中曾针对传统教学割裂儿童与学科而使儿童完整的经验被肢解的问题,提出在经验的基础上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这本不朽名著是( ) A.《儿童与课程》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我的教育信条》 D.《明日之学校》
[单选题,0.9分] 现代课程之父泰勒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课程开发模式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其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 )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表现模式 D.普遍模式
[单选题,0.9分] 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 ) A.目标原则 B.过程原则 C.评价原则 D.组织原则
[单选题,0.9分]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有意义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单选题,0.9分] “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指的是奥苏贝尔所说的( ) A.好奇心 B.认知驱力 C.附属驱力 D.自我驱力
[单选题,0.9分] 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假设理论是( ) A.潜在发展区 B.实际发展区 C.小步子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单选题,0.9分] “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 )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体验性目标
[单选题,0.9分] 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三种典型观点,它们是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和( ) A.统一论 B.平行论 C.超越论 D.独立论
[单选题,0.9分]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课程开始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 ) A.课程目标 B.经验课程 C.科目本位课程 D.学术中心课程
[单选题,0.9分] 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概念、方法、技能、价值观与( ) A.原理 B.过程 C.学生 D.教师
[单选题,0.9分] 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这种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称为( ) A.课程要素 B.课程组织 C.课程结构 D.课程目标
[单选题,0.9分] 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 )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贝尔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单选题,0.9分] 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可称为( ) A.直线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单选题,0.9分] 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人自主展开问题解决的学习,这种学习形式称为( ) A.分组学习 B.个别学习 C.同步学习 D.交差学习
[单选题,0.9分] 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之间还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 ) A.课程计划 B.课程变革 C.课程实施 D.课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