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云南工商学院学前教育学
幼儿的学习是以()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A.教师讲授
B.幼儿自学
C.间接经验
D.直接经验

就课程对儿童的影响而言。学前课程不仅体现在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中,更重要的体现在环境、生活、游戏及教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中。这体现了学前课程()特点。
A.生活性
B.活动性
C.基础性
D.潜在性

《纲要》中指出“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体现了学前课程的()特点。
A.基础性
B.活动性
C.整合性
D.潜在性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基本思想是()
A.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
B.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C.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D.课程实施是整个教学法

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进行组织的课程是()
A.学科课程
B.领域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在北京主办了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
A.蔡元培
B.张雪门
C.陶行知
D.康有为

学前课程的特点包括()
A.基础性
B.全面性
C.生活性
D.活动性
E.整合性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获取经验的需要。
A.直接感知
B.实际操作
C.亲身体验
D.间接学习

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
A.健康活动
B.社会活动
C.科学活动
D.艺术活动
E.语文活动

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内容包括()
A.儿童的自发活动
B.儿童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活动
C.儿童对各种社会环境的活动
D.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从20世纪初至今,我国学前课程经历了()
A.学习、模仿日本模式的清末民初学前课程(1903-1918年)
B.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学前课程本土化、科学化的探索变革(1919-1948年)
C.20世纪50年代借鉴苏联经验的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1949-1965年
D.学前课程的灾难化发展(1966-1975年)
E.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前课程的进一步变革与完善(1976年至今)

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茶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要求学前教育以活动为主,并以活动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这里的活动主要指()。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儿童主动积极的活动
C.儿童的自选活动
D.儿童的游戏活动

教师在确定了“认识青蛙”的活动目标后,又因为幼儿对蚯蚓更感兴趣而做了调整,这种做法反映了()
A.教师太随意,不负责
B.教育目标要及时调整
C.要科学分解教育目标
D.教育目标要涵盖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