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农民阶级和工人阶
1956年4月和5月,( )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 题。 毛泽东 、周恩来 、陈云 、邓小平
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 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 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工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报告是( )。 《党的八大报告》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 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的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大资产阶级
毛泽东提出了以 为基础,以 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 工业 农业 、农业 重工业 、农业 工业 、农业 轻工业
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 设上来。 民主 、法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正确处理敌我矛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 ) 1945年 1966年 1978年 198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的战略决策。 文化建设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制度建设
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的标志是( ) 1987年 党的十三 1992年 党的十四大 1997年 党的十五大 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 战争与革命 改革与开放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正式提出 “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的重要思想是在 ( )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2年 党的十二大 1987年党的十二大 1992年视察南方谈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核心在保持( ),本质在坚持( )。 继往开来 党的根本宗旨 执政兴国 . 与时俱进 党的思想建设 执政治国 .继往开来 党的政治领导 执政富民 .与时俱进 党的先进性 执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