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平法识图(高起专)
墙身第一根水平分布筋距基础顶面的距离是( )(本题2.0分)
A、 50mm
B、 100mm
C、 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
D、 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2
墙端为端柱时,外侧钢筋其长度为( )(本题2.0分)
A、 墙长-保护层
B、 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或直锚)
C、 墙长-保护层+0.65Lae
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伸进支座的长度为( )(本题2.0分)
A、 板厚
B、 支座宽/2+5d
C、 Max(支座宽/2,5d)
D、 Max(板厚,120,墙厚/2)
柱箍筋在基础内设置不少于多少根,间距不大于( )(本题2.0分)
A、 2根 400
B、 2根 500
C、 3根 400
D、 3根 50
当图纸标有:KL7(3)300*700 GY500*250表示( )(本题2.0分)
A、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B、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C、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
D、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竖向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当柱变截面需要设置插筋时,插筋应该从变截面处节点顶向下插入的长度为:( )(本题2.0分)
A、 1.6Lae
B、 1.5Lae
C、 1.2Lae
D、 0.5Lae
中柱顶层节点构造,当不能直锚时需要伸到节点顶后弯折,其弯折长度为( )(本题2.0分)
A、 15d
B、 12d
C、 150
D、 250
当直形普通梁(L)端支座为框架梁(KL)时,当设计按铰接时,第一排端支座负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为:( )(本题2.0分)
A、 1/3Ln
B、 1/4Ln
C、 1/5Ln
D、 1/6Ln
A、 50mm
B、 100mm
C、 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
D、 墙身水平分布筋间距/2
墙端为端柱时,外侧钢筋其长度为( )(本题2.0分)
A、 墙长-保护层
B、 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或直锚)
C、 墙长-保护层+0.65Lae
当板的端支座为砌体墙时,底筋伸进支座的长度为( )(本题2.0分)
A、 板厚
B、 支座宽/2+5d
C、 Max(支座宽/2,5d)
D、 Max(板厚,120,墙厚/2)
柱箍筋在基础内设置不少于多少根,间距不大于( )(本题2.0分)
A、 2根 400
B、 2根 500
C、 3根 400
D、 3根 50
当图纸标有:KL7(3)300*700 GY500*250表示( )(本题2.0分)
A、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B、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700、高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500、端部高250
C、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250、端部高500
D、 7号框架梁,3跨,截面尺寸为宽300、高700,框架梁竖向加腋,腋长500、腋高250
当柱变截面需要设置插筋时,插筋应该从变截面处节点顶向下插入的长度为:( )(本题2.0分)
A、 1.6Lae
B、 1.5Lae
C、 1.2Lae
D、 0.5Lae
中柱顶层节点构造,当不能直锚时需要伸到节点顶后弯折,其弯折长度为( )(本题2.0分)
A、 15d
B、 12d
C、 150
D、 250
当直形普通梁(L)端支座为框架梁(KL)时,当设计按铰接时,第一排端支座负筋伸入梁内的长度为:( )(本题2.0分)
A、 1/3Ln
B、 1/4Ln
C、 1/5Ln
D、 1/6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