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湖南大学-刑法学
11.简述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异同点。
11.简述过于自信过失的成立特征。
11.简述疏忽大意过失的特征。
11.简述行为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
1.如何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
怎样理解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认定及处罚原则。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和区别。
1.甲于1998年7月18日带邻居6岁儿童乙去海边游玩,乙初学游泳,跳入海中,愈游愈远,精疲力尽,险情出现,而甲水性极好,完全可以游到海中将乙救回,但他听之任之,导致乙被风浪卷走。甲是否具备犯罪的客观要件?
2. 某县幼儿教师邹某,于某日上午10时,带领幼儿4名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幼儿李某(男,5周岁半)失足坠入路旁深约75公分的粪池。邹见状惊慌失措,只向行人大声呼救,但不肯跳入粪池内救幼儿。最后有一农民范某闻声赶来跳下粪池抢救,但当幼儿被救上来后,幼儿已经停止呼吸。对邹某应否追究刑事责任,为什么?
3. 张某,男,35岁。某日晚10时左右,天下着小雨,张驾驶汽车返回车库。同车的马某将车库门打开,张关灭汽车大灯,只开小灯驶进院内。在调头准备倒车时,汽车右前轮将睡在塑料布下的李某当场压死。后查明,李是一过路借宿的农民,原安排他在车库的马车上睡,后来他自行搬到车库院中,并用大块塑料布蒙头盖脚睡在地上。在准备调头倒车时,张和同车的马,都没有发现睡在地上的李。在本案中,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4. 汽车司机张某驾驶“130”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将一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带人的刘某、李某撞倒,致刘某当场死亡、李某重伤,张某立即停车将李某抬到自的车上驶向医院抢救。途中张突然停车,将伤者李某扔在偏僻地段驾车逃窜,致李某死亡。司机张某驾车违章肇事撞人的行为和将伤者扔掉致其死亡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否相同?如何处罚?
1.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按其停止下来时犯罪是否已经完成为标准,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2.过失犯罪和__________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3.我国刑法理论一般把犯罪未遂划分为 与 ,________与 。
11.简述过于自信过失的成立特征。
11.简述疏忽大意过失的特征。
11.简述行为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处理原则。
1.如何区分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
怎样理解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单位犯罪的概念、特征、认定及处罚原则。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和区别。
1.甲于1998年7月18日带邻居6岁儿童乙去海边游玩,乙初学游泳,跳入海中,愈游愈远,精疲力尽,险情出现,而甲水性极好,完全可以游到海中将乙救回,但他听之任之,导致乙被风浪卷走。甲是否具备犯罪的客观要件?
2. 某县幼儿教师邹某,于某日上午10时,带领幼儿4名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幼儿李某(男,5周岁半)失足坠入路旁深约75公分的粪池。邹见状惊慌失措,只向行人大声呼救,但不肯跳入粪池内救幼儿。最后有一农民范某闻声赶来跳下粪池抢救,但当幼儿被救上来后,幼儿已经停止呼吸。对邹某应否追究刑事责任,为什么?
3. 张某,男,35岁。某日晚10时左右,天下着小雨,张驾驶汽车返回车库。同车的马某将车库门打开,张关灭汽车大灯,只开小灯驶进院内。在调头准备倒车时,汽车右前轮将睡在塑料布下的李某当场压死。后查明,李是一过路借宿的农民,原安排他在车库的马车上睡,后来他自行搬到车库院中,并用大块塑料布蒙头盖脚睡在地上。在准备调头倒车时,张和同车的马,都没有发现睡在地上的李。在本案中,对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4. 汽车司机张某驾驶“130”载货汽车违章超速行驶,将一在非机动车道内骑自行车带人的刘某、李某撞倒,致刘某当场死亡、李某重伤,张某立即停车将李某抬到自的车上驶向医院抢救。途中张突然停车,将伤者李某扔在偏僻地段驾车逃窜,致李某死亡。司机张某驾车违章肇事撞人的行为和将伤者扔掉致其死亡的行为,在主观方面是否相同?如何处罚?
1.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按其停止下来时犯罪是否已经完成为标准,可以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基本类型。
2.过失犯罪和__________不存在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3.我国刑法理论一般把犯罪未遂划分为 与 ,________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