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高起专语文
第II卷
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5题。
精美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奇妙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相同时代和地域,或者不同时代和地域的作者与读者,都可以按不同的社会倾向和审美趣味,交换着对社会人生的体验,进行着心的交流。莎士比亚笔下的王子复仇,可以刺激东方的读者去思索世界的罪恶与正义;曹雪芹笔下的荣国府的盛装,可以启迪今世的读者去体会人生的过去与未来。通过精美的艺术品,素不谋面的作者和读者是可以进行思想感情的传递和共鸣的。艺术,这精神世界中的一条流泻千里的大运河,可以沟通江、湖、海,可以沟通古、今、来。
艺术品的永恒魅力在于它可以使世世代代的欣賞者根据作品的形象和本人的素养,进行层出不穷的审美再创造。能够在艺术天地中,深切地领略那些伟大的心灵的人们,是幸福的。但是,并非人人皆有这种厚福,诚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一部《红楼梦》,已经流传了200余年。200年来,不同身份、不同眼光的读者对这部巨著发表了或是正确,或是隔膜,或是荒谬的五花八门的意见。当人们尚未掌握现代的科学的文学观念的时候,情形确实如同鲁迅所描述的那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在这段话的后面加了一串省略号,这就意味着这些话既没有把以往的种种意见囊括无遗,更无法穷尽今后将会大量出现的新的见解。
正因为一部艺术杰作产生之后,往往存在着这种读者与作者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所以我国古代颇为重视高明的艺术欣赏,把它说成是知心、赏音、解味。刘勰的《文心雕龙》专设一章论述文学的鉴赏和批评,题为“知音”,一开头就感叹不已:“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逢。”中外艺术家皆期望知音的出现。法国雕塑家罗丹把艺术比作竖琴,通过琴弦的拨动引起世人的共鸣。我国人民更是把艺术创者和艺术欣赏者这种声气相求、心心相印的关系,想象化和理想化为传颂千古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春秋时代的晋国上大夫伯牙学琴三年不成,跋涉千里,到东海蓬莱,闻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自此
琴艺大进。但是,艺术家的创造主要不是为了和自然交流心绪,而是要和人交流心绪,他们需要他人理解,需要他人分享愉快,需要他人与他们同哭同笑,同爱同憎,同思同慕。因此,当伯牙遇到钟子期的时候,他用琴弦表达对高山的思念,子期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他用琴弦表达对流水的赞美,子期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他把这种知心之言,当成自己艺术创造的极好的报偿和满足,遂与子期结为异姓兄弟,到子期逝世之时,便碎瑶琴于他的祭案之上,流露出一种“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的难以慰藉的伤痛,难以平息的怅惘。音而有知,是艺术家的幸福;音而能知,是欣赏者的幸福。这种幸福的创造、再造和转让,构成了艺术世界的心的交流。
11.第一段中画线的文字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强调的是艺术品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情感沟通作用。其中“可以沟通江、湖、海”是就_____方面说的;“可以沟通古、今、来”是就______方面说的。(每空两字,用文中现成的词语作答)
12.文中所引鲁迅的那段话,涉及对《红楼梦》命意的不同见解,在鲁迅和本文的作者看来,这些见解是否正确?为什么?
13.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分别引用了罗丹对艺术的看法和“高山流水”的故事,意在证明(用文中的一句现成的话作答)
14.文中“他们需要他人理解,需要他人分享愉快,需要他人与他们同哭同笑,同爱同憎,同思同慕”这句话中“他们”与“他人”分别指代的是谁?“他们”与“他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15.作者在第二段的开头说道:“能够在艺术天地中,深切地领略那些伟大的心灵的人们,是幸福的。”在第三段的结尾处又说道:“音而有知,是艺术家的幸福;音而能知,是欣赏者的幸福。”这两种说法的着眼点有什么不同?这种“幸福”感是由什么造成的?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题。
古者谏①无官,自公卿大夫至于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②于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当志于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于名者,犹汲汲于利者也,其间相去何远哉!
天禧①,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于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著于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曲。”
呜呼!可不惧哉!
【注】①谏:进谏。②萃:集中。③天禧:宋真宗的年号。④责其职事:责成他们掌管进谏之事。⑤庆历:与下文的“嘉祐”都是宋仁忠的年号。⑥钱君:指钱惟演,曾任枢密使,为仍正直敢言。⑦光:作者司马光自称。
16.根据作者的叙述,用自己的话,概述汉朝建立以前和建立之后在进谏制度上有什么不同?
17.作者为什么说谏官的责任重大?担任谏官的人应该怎样履行职责?(用自己的话概述)
18.把文中画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说说作者设想后人的议论,其目的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9-20题。
四月十日出郊
范成大
约束南风彻晓忙,收云卷雨一川凉。
涨江混混无声绿,熟麦骚骚有意黄。
吏卒远时闲信马,田园佳处忽思乡。
邻翁万里应相念,春晚不归同插秧。
【注】约束:约定。骚骚:扰动,寒察。信马:骑马漫游。
19.这首诗的前两联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请加以解释,并说说这两联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
20.诗的尾联,诗人是从什么角度叙事的?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五、作文 21.我们每个人都有跟别人约会的经历。假如你在一次跟亲友的约会中,对方迟迟未到,你一定很焦急。请用200字的篇幅,写出你当时等待的心情。 22. 某个历经战火毁坏的国家,其博物馆的大门上高悬着这样一条横幅:“只要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就活着。”请以“国家·历史·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 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众当务之急 B.哄骗 起哄 哄堂大笑 C.启蒙 蒙蔽 蒙头转向 D.折合 折腾 百折不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届时 银幕 运筹帷幄 B.描摹 深谙 责无旁代 C.决裂 教唆 文过是非 D.熬战 跨度 铤而走险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_______的骑士,骑在一匹______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____。 A.技艺高超 横行无忌 一往无前 B.英勇无畏 横冲直撞 如虎添翼 C.勇往直前 狂放不羁 绝不妥协 D.身怀绝技 桀骜不驯 泰然自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剧院、科技馆、会展中心、金融城··一座座大楼在这里拔地而起。 B.我们要一鼓作气、越战越勇,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在当下的中国,电子商务正好赶上了技术进步和居民消费力提升的“双重风口”,可谓前途无量,大有可为。 D.由于“微信运动”特有的社交属性,人们越来越看重自己的运动步数,逐渐走出家门,无所不至地进行锻炼。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却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各级财政部门要增添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C.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D.这些牧民长期生活在马背上,他们随身携带的精美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制牛羊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做餐具。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树木的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当树木成片、成林裁植时,__________而且由于林内、林外的气温差,林外的热空气上升而由林内的冷空气补充,从而使人们感到舒适。而在冬季,由于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大,没有裁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小,_____,所以在树木较多的小环境中,_______。 ①能够降低皮肤的温度 ②气温要比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高一些 ③不仅能降低林内的温度 ④可以形成对流的微风 ⑤空气流动大、散热快 A. ①③④②⑤ B.③④①⑤② C. ④②⑤①③ D. ②③⑤④①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苔藓植物是地球上演化最成功的植物之一,是从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的过渡类型,在地球上有超过4亿年的演化历史。苔藓植物的祖先悄然上岸,慢慢进化出了适合陆地生存的特殊 “技艺”-变水性。独特的变水性是它们的生存法宝,身体内水分的含量能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环境极端干燥时,它们就进入休眠状态;在水分重新获得时,它们能快速恢复生机。 我们常见的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组织分化,苔藓植物也有,不过它们的根、茎、叶与种子植物并不相同,除了形态迷你,功能和结构还比较简单。苔藓的根是假根,只有固定作 用,没有吸收水分、营养物质的功能;茎无维管束的分化,不能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叶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这种结构使得它们对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可以直接利用叶片来吸收水分。由于它们的叶表缺少角质层的保护,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也敏感很多。 苔藓凭借着变水性和独特的结构,能适应极为苛刻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最早登陆的植物。它们慢慢地在陆地上面站稳了脚跟,老的植株死亡,逐渐转变成有机物,使得贫瘠的土壤日渐肥沃,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空间,其他类别的生物才逐渐兴起,“大自然拓荒者”的美誉由此而来。 如果你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即便在城市中苔藓植物也随处可见。在城市道路边的斜坡,为了预防水土流失和滑坡,常需在表面喷混凝土进行巩固。刚开始的时候,混凝土的表面没有一丝绿色。一年过后,你会发现这些人工建筑的表面逐渐变绿,有一些苔藓定居下来,它们是最早的定居者。再过一些年,苔藓愈发繁茂。老的植株死亡后,分解成腐殖或有机质,改良了小环境,然后陆续有小的蕨类、被子植物和昆虫迁徙而来,多样性逐渐增加,形成一个小巧的生态系统。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半固定沙漠和我国第二大沙漠。在沙漠地表广泛生长着一片片不起眼的生物类群,生物学家称其为生物土壤结皮或生物结皮。它是由细菌、真菌、蓝绿藻、地衣和苔藓植物等类群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虽然这些黑绿色的块状体看起来很不美观,但正是它们的存在,显著降低了风速,有效地维持了沙漠的地表稳定性。其中,苔藓作为环境演替过程中的先锋植物,成为生物防沙、固沙的主力军。在荒漠里,水贵如油。生物结皮就像一块海绵,将荒漠中的降水吸收到体内。每当降雨来临,结皮中的各类物种开始各显其能地吸收水分,其中苔藓植物对外界水分变化的反应最明显。干燥状况下,苔藓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外表呈黑色;一旦水分充足,可在数十秒到数分钟内复苏成嫩绿色。 在园艺上,苔藓最经常的用处就是制作微景观。我们可以利用苔藓的不同质感把它们做成大树或者小草。苔藓盆栽很适合现代人的家居装饰,小巧鲜绿,节省空间。在包罗万象的植物界中,苔藓那种卑微又顽强的生命力让人心生怜爱,正如清代诗人袁枚在诗歌《苔》中所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节选自张力、稻城《苔藓-从荒野“草垫”到城市新宠》) 7.对苔藓“变水性和独特的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变水性”是指苔藓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增加体内水分的贮存。 B.苔藓的根是假根,它不能吸收水分和营养,只能起到固定作用。 C.苔藓的茎没长出足够多的维管束,所以它不能运输水分和营养。 D.苔藓的叶由于缺少角质层保护,使得它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 8.对文中有关苔藓“之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化最成功”,主要指苔藓演化历史之长、适应陆生能力之强。 B.“最早登陆”,是指苔藓最早实现了水生植物过渡到陆生的演化。 C.“最早的定居者”,是指苔藓可最早生长在城市中混凝土斜坡上。 D.“反应最明显”,是指苔藓在水分充足时可以立即进入休眠状态。 9.根据文意,下列对苔藓功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苔藓是陆生植物的急先锋,是“大自然拓荒者”。 B.苔藓是环境演替的先行者,是生态系统的开发者。 C.苔藓可以固沙,维持沙漠地表的稳定,保护环境。 D.苔藓可以制作微景观,为现代城市家居节省空间。 10.下列文中语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它们慢慢地在陆地上面站稳了脚跟。 B.即便在城市中苔藓植物也随处可见。 C.小的蕨类、被子植物和昆虫迁徙而来。 D.可在数十秒到数分钟内复苏成嫩绿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上大学时,从家到学校之间往返都乘火车,是那种速度慢、停靠站点多的绿皮火车。与慢车相匹配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起眼的小站。北营站就是这样的小站。 在北营站,上下车的旅客不多,以附近高校的学生为主。站虽不大,但位置重要,距离我们学校仅两三公里。去那里乘车对于学生们来说要比去大站方便实惠得多。小站就像一个不起眼的路人,记录下了匆匆过容的平淡记忆,偶然回味其间,能从那些记忆习的劲头太大。地学习的刻苦劲儿让人佩服,至少我是感动的。那时候,上大学国家包分配,上了大学就等于有了一份可靠的工作,像她这种利用候年时间还能抓紧学习的精神,我们连参加高考前都没有。 记得第一次认识她时,她正在啃一本很专业的书。昏暗的候车室里,穿着朴素、灰头土脸的她,全然不顾周围人的存在。要不是书掉在我脚下,我顺手帮她捡起,估计我们永远没有说话的机会。书的封面上有很大的“DNA”字样,我逃还她时,随口说了一句,这是关于脱氧核糖核酸的书吧。地兴奋地问我是哪个系的,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DNA的知识。交谈中,我了解到了她不少的信息,但除了名字,所以只能叫她“DNA”。地是生物系的,来自农村,家境并不宽裕。也许是因为意外遇到一个文科“知音”的缘故,她兴奋地向我介绍生物专业。那时候,考研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得知她刻苦学习的目标就是考研,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我很震惊。 我在小站后来又碰到过她几次,她依然是一副我行我素、忘我学习的范儿,我与她再无交流。然而在我大二时又在小站邂逅了“DNA”。那天,她明显认出了我,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表达欲望。说她第一次出远门到南方,考研成绩还好,面试时导师对她指点不少。对于她来说,不光是未来读研的一切让她兴奋,而且南方的一切也令她大开眼界。她说着还掏出一只装在瓶子里的小龙虾,说是在南方的水沟里抓的,其他几只在实验室留着试验用,这一只带回家让家里人看看新鲜。一个来自贫寒农家的女学生,除了学习成绩和几乎不用破费的“礼物”之外,确实无以回报家庭。她带回的这只小龙虾,更多的是向家人展示一种新奇的、别样的生物。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DNA”,也不知道她最终有没有读研、读博。我想,凭她的努力和执着,一定不会错的,她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与为人熟知的大站相比,小站都显得有些寂寥,但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站都一定能通向更大的站,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站都一定能让你抵达想要到达的地方。当年在小站昏暗灯光下努力读书的那个平凡女孩,想必一定到了她想要去的地方吧。 没有人能许你未来,除了你自己。 (节选自李耀岗《小站记忆》) 11.作者称女孩“DNA”,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2.在文中,作者对女孩表现出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 13.结合本文,简要概括女孩的外在形象和精神气质。(7分) 答: 14.如何理解文中的“小站”的含意?(6分) 答: 四、古代诗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资治通鉴·周纪四》) 【注释】綦:通“极”,指形势极度恶化。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答: 16.结合原文,分析“用国者”应该如何治国。(5分) 答: 17.本文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6分) 答: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竹 [明]徐渭 叶叶枝枝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两梢直拔青天上,留取根丛作雨声。 1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竹子怎样的形态特征?“叶叶枝枝”“高高下下”等叠词的使用,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答: 19.诗的后两句写竹,突出了竹怎样的神韵?(4分) 答: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的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段话带给人们很多思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五、作文 21.我们每个人都有跟别人约会的经历。假如你在一次跟亲友的约会中,对方迟迟未到,你一定很焦急。请用200字的篇幅,写出你当时等待的心情。 22. 某个历经战火毁坏的国家,其博物馆的大门上高悬着这样一条横幅:“只要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就活着。”请以“国家·历史·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 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24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当众当务之急 B.哄骗 起哄 哄堂大笑 C.启蒙 蒙蔽 蒙头转向 D.折合 折腾 百折不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届时 银幕 运筹帷幄 B.描摹 深谙 责无旁代 C.决裂 教唆 文过是非 D.熬战 跨度 铤而走险 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木船在风浪中剧烈地摇晃着,那人却稳稳地站立着,就像一个_______的骑士,骑在一匹______的野马上,任凭野马狂奔,他却____。 A.技艺高超 横行无忌 一往无前 B.英勇无畏 横冲直撞 如虎添翼 C.勇往直前 狂放不羁 绝不妥协 D.身怀绝技 桀骜不驯 泰然自若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建设步伐的加快,大剧院、科技馆、会展中心、金融城··一座座大楼在这里拔地而起。 B.我们要一鼓作气、越战越勇,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在当下的中国,电子商务正好赶上了技术进步和居民消费力提升的“双重风口”,可谓前途无量,大有可为。 D.由于“微信运动”特有的社交属性,人们越来越看重自己的运动步数,逐渐走出家门,无所不至地进行锻炼。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这部小说的人物塑造,作者没有很好地深人生活、体验生活,凭主观想象加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却大大减弱了作品的感染力。 B.各级财政部门要增添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C.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D.这些牧民长期生活在马背上,他们随身携带的精美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制牛羊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做餐具。 6.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树木的树冠能阻挡阳光而减少辐射热。当树木成片、成林裁植时,__________而且由于林内、林外的气温差,林外的热空气上升而由林内的冷空气补充,从而使人们感到舒适。而在冬季,由于栽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大,没有裁植树木的地区受热面积小,_____,所以在树木较多的小环境中,_______。 ①能够降低皮肤的温度 ②气温要比没有栽植树木的地区高一些 ③不仅能降低林内的温度 ④可以形成对流的微风 ⑤空气流动大、散热快 A. ①③④②⑤ B.③④①⑤② C. ④②⑤①③ D. ②③⑤④①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6分,每小题4分) 苔藓植物是地球上演化最成功的植物之一,是从水生植物到陆生植物的过渡类型,在地球上有超过4亿年的演化历史。苔藓植物的祖先悄然上岸,慢慢进化出了适合陆地生存的特殊 “技艺”-变水性。独特的变水性是它们的生存法宝,身体内水分的含量能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环境极端干燥时,它们就进入休眠状态;在水分重新获得时,它们能快速恢复生机。 我们常见的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组织分化,苔藓植物也有,不过它们的根、茎、叶与种子植物并不相同,除了形态迷你,功能和结构还比较简单。苔藓的根是假根,只有固定作 用,没有吸收水分、营养物质的功能;茎无维管束的分化,不能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而叶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这种结构使得它们对环境中的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可以直接利用叶片来吸收水分。由于它们的叶表缺少角质层的保护,对环境中的污染物也敏感很多。 苔藓凭借着变水性和独特的结构,能适应极为苛刻的环境和气候条件,成为最早登陆的植物。它们慢慢地在陆地上面站稳了脚跟,老的植株死亡,逐渐转变成有机物,使得贫瘠的土壤日渐肥沃,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空间,其他类别的生物才逐渐兴起,“大自然拓荒者”的美誉由此而来。 如果你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即便在城市中苔藓植物也随处可见。在城市道路边的斜坡,为了预防水土流失和滑坡,常需在表面喷混凝土进行巩固。刚开始的时候,混凝土的表面没有一丝绿色。一年过后,你会发现这些人工建筑的表面逐渐变绿,有一些苔藓定居下来,它们是最早的定居者。再过一些年,苔藓愈发繁茂。老的植株死亡后,分解成腐殖或有机质,改良了小环境,然后陆续有小的蕨类、被子植物和昆虫迁徙而来,多样性逐渐增加,形成一个小巧的生态系统。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半固定沙漠和我国第二大沙漠。在沙漠地表广泛生长着一片片不起眼的生物类群,生物学家称其为生物土壤结皮或生物结皮。它是由细菌、真菌、蓝绿藻、地衣和苔藓植物等类群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虽然这些黑绿色的块状体看起来很不美观,但正是它们的存在,显著降低了风速,有效地维持了沙漠的地表稳定性。其中,苔藓作为环境演替过程中的先锋植物,成为生物防沙、固沙的主力军。在荒漠里,水贵如油。生物结皮就像一块海绵,将荒漠中的降水吸收到体内。每当降雨来临,结皮中的各类物种开始各显其能地吸收水分,其中苔藓植物对外界水分变化的反应最明显。干燥状况下,苔藓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外表呈黑色;一旦水分充足,可在数十秒到数分钟内复苏成嫩绿色。 在园艺上,苔藓最经常的用处就是制作微景观。我们可以利用苔藓的不同质感把它们做成大树或者小草。苔藓盆栽很适合现代人的家居装饰,小巧鲜绿,节省空间。在包罗万象的植物界中,苔藓那种卑微又顽强的生命力让人心生怜爱,正如清代诗人袁枚在诗歌《苔》中所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节选自张力、稻城《苔藓-从荒野“草垫”到城市新宠》) 7.对苔藓“变水性和独特的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变水性”是指苔藓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增加体内水分的贮存。 B.苔藓的根是假根,它不能吸收水分和营养,只能起到固定作用。 C.苔藓的茎没长出足够多的维管束,所以它不能运输水分和营养。 D.苔藓的叶由于缺少角质层保护,使得它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 8.对文中有关苔藓“之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演化最成功”,主要指苔藓演化历史之长、适应陆生能力之强。 B.“最早登陆”,是指苔藓最早实现了水生植物过渡到陆生的演化。 C.“最早的定居者”,是指苔藓可最早生长在城市中混凝土斜坡上。 D.“反应最明显”,是指苔藓在水分充足时可以立即进入休眠状态。 9.根据文意,下列对苔藓功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苔藓是陆生植物的急先锋,是“大自然拓荒者”。 B.苔藓是环境演替的先行者,是生态系统的开发者。 C.苔藓可以固沙,维持沙漠地表的稳定,保护环境。 D.苔藓可以制作微景观,为现代城市家居节省空间。 10.下列文中语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它们慢慢地在陆地上面站稳了脚跟。 B.即便在城市中苔藓植物也随处可见。 C.小的蕨类、被子植物和昆虫迁徙而来。 D.可在数十秒到数分钟内复苏成嫩绿色。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1~14题。 上大学时,从家到学校之间往返都乘火车,是那种速度慢、停靠站点多的绿皮火车。与慢车相匹配的常常是一个个并不起眼的小站。北营站就是这样的小站。 在北营站,上下车的旅客不多,以附近高校的学生为主。站虽不大,但位置重要,距离我们学校仅两三公里。去那里乘车对于学生们来说要比去大站方便实惠得多。小站就像一个不起眼的路人,记录下了匆匆过容的平淡记忆,偶然回味其间,能从那些记忆习的劲头太大。地学习的刻苦劲儿让人佩服,至少我是感动的。那时候,上大学国家包分配,上了大学就等于有了一份可靠的工作,像她这种利用候年时间还能抓紧学习的精神,我们连参加高考前都没有。 记得第一次认识她时,她正在啃一本很专业的书。昏暗的候车室里,穿着朴素、灰头土脸的她,全然不顾周围人的存在。要不是书掉在我脚下,我顺手帮她捡起,估计我们永远没有说话的机会。书的封面上有很大的“DNA”字样,我逃还她时,随口说了一句,这是关于脱氧核糖核酸的书吧。地兴奋地问我是哪个系的,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DNA的知识。交谈中,我了解到了她不少的信息,但除了名字,所以只能叫她“DNA”。地是生物系的,来自农村,家境并不宽裕。也许是因为意外遇到一个文科“知音”的缘故,她兴奋地向我介绍生物专业。那时候,考研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得知她刻苦学习的目标就是考研,从事生命科学研究,我很震惊。 我在小站后来又碰到过她几次,她依然是一副我行我素、忘我学习的范儿,我与她再无交流。然而在我大二时又在小站邂逅了“DNA”。那天,她明显认出了我,有一种按捺不住的表达欲望。说她第一次出远门到南方,考研成绩还好,面试时导师对她指点不少。对于她来说,不光是未来读研的一切让她兴奋,而且南方的一切也令她大开眼界。她说着还掏出一只装在瓶子里的小龙虾,说是在南方的水沟里抓的,其他几只在实验室留着试验用,这一只带回家让家里人看看新鲜。一个来自贫寒农家的女学生,除了学习成绩和几乎不用破费的“礼物”之外,确实无以回报家庭。她带回的这只小龙虾,更多的是向家人展示一种新奇的、别样的生物。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DNA”,也不知道她最终有没有读研、读博。我想,凭她的努力和执着,一定不会错的,她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与为人熟知的大站相比,小站都显得有些寂寥,但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站都一定能通向更大的站,每一个不起眼的小站都一定能让你抵达想要到达的地方。当年在小站昏暗灯光下努力读书的那个平凡女孩,想必一定到了她想要去的地方吧。 没有人能许你未来,除了你自己。 (节选自李耀岗《小站记忆》) 11.作者称女孩“DNA”,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2.在文中,作者对女孩表现出了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 13.结合本文,简要概括女孩的外在形象和精神气质。(7分) 答: 14.如何理解文中的“小站”的含意?(6分) 答: 四、古代诗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资治通鉴·周纪四》) 【注释】綦:通“极”,指形势极度恶化。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答: 16.结合原文,分析“用国者”应该如何治国。(5分) 答: 17.本文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6分) 答: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竹 [明]徐渭 叶叶枝枝逐景生,高高下下自人情。 两梢直拔青天上,留取根丛作雨声。 18.诗的前两句描绘了竹子怎样的形态特征?“叶叶枝枝”“高高下下”等叠词的使用,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5分) 答: 19.诗的后两句写竹,突出了竹怎样的神韵?(4分) 答: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鲁迅在他的小说《故乡》的结尾写道:“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段话带给人们很多思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