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
(3分)社会经济的发展引起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反过来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A.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区别
B.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依存
C.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融合
D. 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
6. (3分)“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7. (3分)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 ) A. 马克思创立的 B. 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 C. 人类认识发展的顶峰 D. 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8. (3分)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的高低 B. 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 C. 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 D. 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9. (3分)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3分)真理就是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 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 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 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分)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A. 语言的产生 B. 人脑的形成 C. 文明的发展 D. 生产劳动
12. (3分)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思想标准 D. 文化标准
13. (3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 B. 普通联系规律 C. 永恒发展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14. (3分)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 A. 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 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C. 对人脑机能的认识已经完成 D. 及其四位最终会超过人类思维
15. (3分)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6. (3分)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A. 精神 B. 某种实物 C. 原初的物质 D. 原子
(3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
18. (3分)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19. (3分)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A. 体力劳动者 B. 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C. 进步的知识分子 D. 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6. (3分)“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7. (3分)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 ) A. 马克思创立的 B. 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 C. 人类认识发展的顶峰 D. 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8. (3分)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制程度的高低 B. 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合理 C. 社会成员是否团结一致 D. 基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9. (3分)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D. 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3分)真理就是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 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 C. 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 D. 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3分)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 A. 语言的产生 B. 人脑的形成 C. 文明的发展 D. 生产劳动
12. (3分)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A. 经济标准 B. 政治标准 C. 思想标准 D. 文化标准
13. (3分)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 B. 普通联系规律 C. 永恒发展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14. (3分)人工智能的出现和发展证明 A. 意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B. 物质是意识产生的基础 C. 对人脑机能的认识已经完成 D. 及其四位最终会超过人类思维
15. (3分)提出真正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A. 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 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D.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6. (3分)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主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A. 精神 B. 某种实物 C. 原初的物质 D. 原子
(3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 A. 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 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 相互依存的关系 D. 相互作用的关系
18. (3分)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 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 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 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19. (3分)人民群众的主体是 A. 体力劳动者 B. 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C. 进步的知识分子 D. 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