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平顶山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我国环境法中的预防为主原则对应的是( )。(1分) A损害预防原则 B损害预防原则或风险预防原则 C损害预防原则和风险预防原则 D风险预防原则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坚持( )。(1分) A属人主义原则 B保护主义原则 C属地主义原则 D属人和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最早确立环境污染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的环境立法是( )。(1分) A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B1982年《海洋环境保护法》 C1989年《环境保护法》 D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
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的IV级是( )。(1分) A一般环境事件 B特别重大环境事件 C较大环境事件 D重大环境事件
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应当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结论负责的主体是( )。(1分) A建设单位 B建设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 C接受委托为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技术单位 D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部门
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1分) A第二类环境问题 B第一类环境问题 C环境与资源问题 D次生环境问题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时间是( )。(1分) A2018年 B2017年 C2015年 D2016年
对省级人民政府的环境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 )提出行政复议。(1分) A人民法院 B国务院环境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 D省级人民政府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59条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 )。(1分) A按照原处罚数额加收滞纳金 B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C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D按照原处罚数额处罚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表述不正确的是( )。(1分) A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 B环保宣传部门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C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无过错责任为各国环境法所普遍采用的原因包括( )。(2分) A现代工业生产及其造成污染的复杂性,难以证实排污者的故意或过失 B无过错责任原则可以弥补过错责任原则的不足 C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民法公平原则的客观要求 D现代工业上产排污具有高度危险性,企业即使无过错也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及他人巨大的财产和人身损害
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2分) A国家主权和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则 B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C预防原则 D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关于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管辖问题,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有( )。(2分) A损害行为发生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B损害结果地海事法院管辖 C采取预防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辖 D采取预防措施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包括( )。(2分) A单位层面指挥机构 B国家层面组织指挥机构 C地方层面组织指挥机构 D现场指挥机构
我国环境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 )。(2分) A人身自由罚 B行为罚 C声誉罚 D财产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