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内蒙古农业大学-刑法
(单选题) 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 )。(本题3.5分)
A、 组成
B、 结构
C、 组成和结构
D、 总则和分则
(单选题) 吴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将其打成重伤,对吴某应以( )处理。(本题3.5分) A、 故意杀人罪 B、 妨害公务罪 C、 故意伤害罪 D、 故意伤害罪和妨害公务罪
(单选题) 犯罪是( )的行为。(本题3.5分) A、 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B、 危害社会 C、 违反法律 D、 应受法律惩罚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主刑种类的是( )(本题3.5分) A、 拘役 B、 终身监禁 C、 管制 D、 无期徒刑
(单选题) 甲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现身边的乙下车时不小心落下钱包(内装现金数千元),等乙下车后,甲捡起乙落下的钱包并对其他乘客说“是我刚刚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其他乘客误认为是甲的钱包,没有质疑。甲将钱包据为己有并下车后消失。甲的行为构成( )(本题3.5分) A、 盗窃罪 B、 侵占罪 C、 诈骗罪 D、 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属于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 )(本题3.5分) A、 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B、 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 C、 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之后逃逸,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D、 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单选题) 甲与乙有仇,一日,甲向乙所在的村庄唯一一个饮用水水井中投放了大量的毒药,想通过此方法来害死乙。甲的行为构成( )(本题3.5分) A、 投放危险物质罪 B、 故意杀人罪 C、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 若未造成他人死亡,则甲无罪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3.5分) A、 我国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死缓 B、 管制是刑罚力度最轻的剥夺人身自由的主刑 C、 拘役一般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而不是由监狱执行 D、 甲犯盗窃罪一罪,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
(单选题) 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 )(本题3.5分) 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3年
(单选题) 关于假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本题3.5分) A、 累犯不适用假释 B、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C、 假释只能在有期徒刑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无期徒刑执行13年以上才能适用 D、 因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盗窃、绑架等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单选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3.5分) A、 教唆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犯罪的,教唆者成立间接正犯 B、 共同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C、 共同犯罪的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 D、 15周岁的甲与17周岁的乙共同实施盗窃的,如果盗窃数额达到法定标准,也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单选题) 犯罪未遂发生在( )(本题3.5分) A、 犯罪意思产生以后 B、 犯罪准备阶段 C、 犯罪行为着手以后 D、 犯罪行为实施完成以后
(单选题)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本题3.5分) A、 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不成立正当防卫 B、 二人相互斗殴的行为,任何一方都不成立正当防卫 C、 对正在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进行防卫的,不存在防卫过当的问题 D、 偶然防卫仍然属于正当防卫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乙不构成重婚罪的是( )(本题3.5分) A、 乙因夫妻感情不和与丈夫甲分居,并以夫妻名义与丙同居但未办理结婚手续 B、 乙与甲结婚两年后,乙喜新厌旧又与丙结婚 C、 乙与男朋友甲恋爱半年后在一起同居生活,后来乙发现甲是已婚男人,但因爱甲不能自拔而继续与甲同居生活 D、 乙与男朋友甲在一起同居生活一直未登记结婚,后来乙又喜欢上丙,于是同时又偷偷与丙经常同居
(单选题) 甲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出售,致1人死亡、5人失明。甲的行为构成( )。(本题3.5分) A、 投毒罪 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 D、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单选题) 吴某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将其打成重伤,对吴某应以( )处理。(本题3.5分) A、 故意杀人罪 B、 妨害公务罪 C、 故意伤害罪 D、 故意伤害罪和妨害公务罪
(单选题) 犯罪是( )的行为。(本题3.5分) A、 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B、 危害社会 C、 违反法律 D、 应受法律惩罚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我国刑法中的主刑种类的是( )(本题3.5分) A、 拘役 B、 终身监禁 C、 管制 D、 无期徒刑
(单选题) 甲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现身边的乙下车时不小心落下钱包(内装现金数千元),等乙下车后,甲捡起乙落下的钱包并对其他乘客说“是我刚刚不小心掉在地上的”。其他乘客误认为是甲的钱包,没有质疑。甲将钱包据为己有并下车后消失。甲的行为构成( )(本题3.5分) A、 盗窃罪 B、 侵占罪 C、 诈骗罪 D、 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 根据刑法规定与相关司法解释,下列属于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是( )(本题3.5分) A、 交通肇事后因害怕被现场群众殴打,逃往公安机关自首,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B、 交通肇事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但肇事者误以为被害人没有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 C、 交通肇事后,将被害人转移至隐蔽处之后逃逸,导致其得不到救助而死亡 D、 交通肇事致人重伤后误以为被害人已经死亡,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单选题) 甲与乙有仇,一日,甲向乙所在的村庄唯一一个饮用水水井中投放了大量的毒药,想通过此方法来害死乙。甲的行为构成( )(本题3.5分) A、 投放危险物质罪 B、 故意杀人罪 C、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 若未造成他人死亡,则甲无罪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3.5分) A、 我国的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死缓 B、 管制是刑罚力度最轻的剥夺人身自由的主刑 C、 拘役一般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而不是由监狱执行 D、 甲犯盗窃罪一罪,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
(单选题) 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 )(本题3.5分) A、 半年 B、 1年 C、 2年 D、 3年
(单选题) 关于假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本题3.5分) A、 累犯不适用假释 B、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C、 假释只能在有期徒刑执行原判刑期1/2以上、无期徒刑执行13年以上才能适用 D、 因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盗窃、绑架等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单选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本题3.5分) A、 教唆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犯罪的,教唆者成立间接正犯 B、 共同犯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C、 共同犯罪的首要分子一定是主犯 D、 15周岁的甲与17周岁的乙共同实施盗窃的,如果盗窃数额达到法定标准,也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单选题) 犯罪未遂发生在( )(本题3.5分) A、 犯罪意思产生以后 B、 犯罪准备阶段 C、 犯罪行为着手以后 D、 犯罪行为实施完成以后
(单选题)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本题3.5分) A、 为了侵害对方,故意挑逗他人向自己进攻,然后借口正当防卫加害对方的行为,不成立正当防卫 B、 二人相互斗殴的行为,任何一方都不成立正当防卫 C、 对正在实施的故意杀人行为进行防卫的,不存在防卫过当的问题 D、 偶然防卫仍然属于正当防卫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乙不构成重婚罪的是( )(本题3.5分) A、 乙因夫妻感情不和与丈夫甲分居,并以夫妻名义与丙同居但未办理结婚手续 B、 乙与甲结婚两年后,乙喜新厌旧又与丙结婚 C、 乙与男朋友甲恋爱半年后在一起同居生活,后来乙发现甲是已婚男人,但因爱甲不能自拔而继续与甲同居生活 D、 乙与男朋友甲在一起同居生活一直未登记结婚,后来乙又喜欢上丙,于是同时又偷偷与丙经常同居
(单选题) 甲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出售,致1人死亡、5人失明。甲的行为构成( )。(本题3.5分) A、 投毒罪 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 D、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