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五四”时期开辟的“随感录”专栏的报刊主要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新青年》
b.
《每周评论》
c.
《语丝》
d.
《民国日报》
“清华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闻一多 b. 朱湘 c. 冰心 d. 梁实秋
冰心早期作品的三大主题是指()。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爱母亲 b. 爱自然 c. 爱儿童 d. 爱基督
代表鲁迅“文艺性散文”创作实绩的作品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呐喊》 b. 《故事新编》 c. 《野草》 d. 《朝花夕拾》
周作人前期散文中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乌篷船》 b. 《论小诗》 c. 《美文》 d. 《人的文学》
《朝花夕拾》收入回忆往事的散文10篇,主要有《阿长与<山海经>》()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影的告别》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 《藤野先生》 d. 《父亲的病》
自五四时期开始,现代白话散文被正式赋予“抒情或写景”的文学意蕴,是“叙事与抒情”的美文,成为与小说、诗歌、回答 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
的《笑》(1921)则是最早引起广泛反响的美文。
曾经与鲁迅合作撰写14篇杂文,既活用鲁迅的杂文笔法,又凸显了犀利、明快、辛辣的特点。他的杂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除鲁迅之外的第一人
以上海为主要阵地的“论语派”,因林语堂等创办的《回答 》半月刊而得名
的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和《朝花夕拾》代表了鲁迅的“文艺性散文”的创作实绩,以“独语体”和“闲谈体”两种体式,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大创作潮流。
《朝花夕拾》1926年在《莽原》周刊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
是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是国内第一个莎士比亚研究的权威。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人物
“清华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闻一多 b. 朱湘 c. 冰心 d. 梁实秋
冰心早期作品的三大主题是指()。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爱母亲 b. 爱自然 c. 爱儿童 d. 爱基督
代表鲁迅“文艺性散文”创作实绩的作品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呐喊》 b. 《故事新编》 c. 《野草》 d. 《朝花夕拾》
周作人前期散文中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乌篷船》 b. 《论小诗》 c. 《美文》 d. 《人的文学》
《朝花夕拾》收入回忆往事的散文10篇,主要有《阿长与<山海经>》()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影的告别》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c. 《藤野先生》 d. 《父亲的病》
自五四时期开始,现代白话散文被正式赋予“抒情或写景”的文学意蕴,是“叙事与抒情”的美文,成为与小说、诗歌、回答 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
的《笑》(1921)则是最早引起广泛反响的美文。
曾经与鲁迅合作撰写14篇杂文,既活用鲁迅的杂文笔法,又凸显了犀利、明快、辛辣的特点。他的杂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除鲁迅之外的第一人
以上海为主要阵地的“论语派”,因林语堂等创办的《回答 》半月刊而得名
的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和《朝花夕拾》代表了鲁迅的“文艺性散文”的创作实绩,以“独语体”和“闲谈体”两种体式,开创了现代散文的两大创作潮流。
《朝花夕拾》1926年在《莽原》周刊上陆续发表时,总题为
是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是国内第一个莎士比亚研究的权威。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