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三全眼镜学
一柱镜片-2.00DC×60在150°方向的屈光力为( )
A.-1.50D
B.-0.50D
C.-2.00D
D.0D
球柱面透镜和柱面透镜引起光学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采用材料不一样
B.基弯半径不一样
C.两垂直子午面上的屈光力不相等,且均不为零
D.形状大小不一样
在散光眼的轴向规则中规定,若原轴位方向大于90°时,则另一轴位方向应该是( )
A.不变
B.减90°
C.被180°减
D.减6乘30°
国际标准柱镜轴向标示法是( )
A.鼻端标示法
B.太阳穴标示法
C.TABO标示法
D.360°标示法
渐进带为14mm的渐变焦镜片,所需要的最小框高为( )
A.30mm
B.32mm
C.28mm
D.26mm
渐变镜畸变像差会使镜者头部移动时感到( )
A.无法移动
B.视物变形
C.物体变大
D.物体变小
像跳是由于在子片顶点处,( )造成的。
A.主镜片的棱镜效果
B.子镜片的棱镜效果
C.主镜片和子镜片的棱镜效果之差
D.主镜片和子镜片的棱镜效果之和
渐变焦眼镜的适配人群是( )
A.需要一定的近距离工作,又期望镜片美观的人
B.晕车晕船的人
C.平衡功能不良的人
D.青光眼患者
下列属于渐变焦镜片临时性标记的是( )
A.商标及品种
B.隐形小刻印
C.加光度
D.配镜十字
渐变焦镜片基本上可分为( )
A.视远区、视近区及渐变区
B.视远区及视近区
C.像差区及视远区、视近区
D.视远区、视近区、渐变区及像差区
渐变焦镜片的远用基准点是( )。
A.佩戴者瞳孔所对应的位置
B.测量远用顶焦度的区域
C.测量近用顶焦度的区域
D.隐形标记
薄透镜表示( )。
A.镜片厚度小于1cm
B.镜片厚度远小于焦距
C.镜片厚度远小于透镜两个曲率半径中最大的那个曲率半径
D.镜片厚度远小于透镜两个曲率半径中最小的那个曲率半径
球差是指( )。
A.轴上点以单色光细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
B.轴上点以单色光宽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
C.轴上点以复合光细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
D.轴上点以复合光宽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
凹透镜对实物成像的性质是( )。
A.实像可以是倒立放大
B.虚像都是正立缩小的
C.实像可以倒立缩小
D.只能是正立的虚像
镜片的度数是指( )。
A.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
B.后顶点到像方焦点距离(以米为单位)的倒数
C.前顶点到物方焦点距离(以米为单位)的倒数
D.以上都不是
A.-1.50D
B.-0.50D
C.-2.00D
D.0D
球柱面透镜和柱面透镜引起光学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采用材料不一样
B.基弯半径不一样
C.两垂直子午面上的屈光力不相等,且均不为零
D.形状大小不一样
在散光眼的轴向规则中规定,若原轴位方向大于90°时,则另一轴位方向应该是( )
A.不变
B.减90°
C.被180°减
D.减6乘30°
国际标准柱镜轴向标示法是( )
A.鼻端标示法
B.太阳穴标示法
C.TABO标示法
D.360°标示法
渐进带为14mm的渐变焦镜片,所需要的最小框高为( )
A.30mm
B.32mm
C.28mm
D.26mm
渐变镜畸变像差会使镜者头部移动时感到( )
A.无法移动
B.视物变形
C.物体变大
D.物体变小
像跳是由于在子片顶点处,( )造成的。
A.主镜片的棱镜效果
B.子镜片的棱镜效果
C.主镜片和子镜片的棱镜效果之差
D.主镜片和子镜片的棱镜效果之和
渐变焦眼镜的适配人群是( )
A.需要一定的近距离工作,又期望镜片美观的人
B.晕车晕船的人
C.平衡功能不良的人
D.青光眼患者
下列属于渐变焦镜片临时性标记的是( )
A.商标及品种
B.隐形小刻印
C.加光度
D.配镜十字
渐变焦镜片基本上可分为( )
A.视远区、视近区及渐变区
B.视远区及视近区
C.像差区及视远区、视近区
D.视远区、视近区、渐变区及像差区
渐变焦镜片的远用基准点是( )。
A.佩戴者瞳孔所对应的位置
B.测量远用顶焦度的区域
C.测量近用顶焦度的区域
D.隐形标记
薄透镜表示( )。
A.镜片厚度小于1cm
B.镜片厚度远小于焦距
C.镜片厚度远小于透镜两个曲率半径中最大的那个曲率半径
D.镜片厚度远小于透镜两个曲率半径中最小的那个曲率半径
球差是指( )。
A.轴上点以单色光细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
B.轴上点以单色光宽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
C.轴上点以复合光细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
D.轴上点以复合光宽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
凹透镜对实物成像的性质是( )。
A.实像可以是倒立放大
B.虚像都是正立缩小的
C.实像可以倒立缩小
D.只能是正立的虚像
镜片的度数是指( )。
A.焦距(以米为单位)的倒数
B.后顶点到像方焦点距离(以米为单位)的倒数
C.前顶点到物方焦点距离(以米为单位)的倒数
D.以上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