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乐山师范学院攀岩运动
难度攀岩又可分为看攀、完攀和( )。 A. 红点攀登
B. 自我攀登 C. 先锋攀登
用双渔人结连接两根9.4mm绳子,最大静力承重有( )。 A. 500kg B. 750kg C. 1400kg
速度赛:线路以顶绳方式攀登,采用( ),按照选手完成线路的时间决定名次。 A. 上方保护 B. 下方保护 C. 垫子保护
1、 看攀(on-sighting):运动员在比赛前对路线的信息一无所知,边观察边进行攀登,在攀登过程中一旦脱落或犯规即判其失败。
2、 攀岩运动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类似阿尔卑斯山等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 出一套系统的攀登技术,只是当时无论在技术或者器材上都还相当简陋。
3、 1985年国际攀登委员会批准人工岩壁上的攀岩比赛为国际正式比赛,并于当年在法国举办了人工岩壁上的首届攀岩比赛。
4、 完攀(flash):运动员可以对路线进行反复的观察和试攀,只要最终达到终点即可。
5、 通常在攀登者的脚超过地面3米后(约3块岩板的距离)应尽量收紧保护绳。
6、 攀岩难度等级划分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美国YDS(Yosemite Decimal System)系统。YDS是按一条路线中最难的“技术动作”给路线 订级的,有十个5.10动作和只在地面附近有一个5.10动作的路线都是5.10。
7、 引体抓点:双手抓握支点,依靠上肢的力量引体向上,快速抓住下一个支点。适于目标点支点不大而且距离不远时使用。
8、 装备合格与否,一般地讲,通过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测试标准或欧洲安全标准(CE)的装备都是合格的,但绝不是说就可以随 意使用了,还需要具备熟练、正确的操作能力。
9、 单点钩挂:脚跟挂住两只手抓握的单点,通过脚跟钩挂减轻上肢负担,是更容易抓住下一个点。适于目标支点较大、距离较 远时使用。
10、 上方保护时,放攀登者下降前,保护员的站立位置也应站在贴近岩壁并靠近线路两侧的位置,同时收紧绳子进入状态,放人下 降时一定要缓慢匀速,以免速度过快无法控制。
11、 下方保护时,当攀登者攀爬到顶或准备脱落时,保护员要第一时间迅速收紧绳子并准备将其放回地面。
12、 攀登中的脱落往往是一瞬间的,除去某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脱落,如岩点破碎,支点转动以外,大多数的坠落都是没有征兆的,这 需要保护员具备一定的观察力。
用双渔人结连接两根9.4mm绳子,最大静力承重有( )。 A. 500kg B. 750kg C. 1400kg
速度赛:线路以顶绳方式攀登,采用( ),按照选手完成线路的时间决定名次。 A. 上方保护 B. 下方保护 C. 垫子保护
1、 看攀(on-sighting):运动员在比赛前对路线的信息一无所知,边观察边进行攀登,在攀登过程中一旦脱落或犯规即判其失败。
2、 攀岩运动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类似阿尔卑斯山等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 出一套系统的攀登技术,只是当时无论在技术或者器材上都还相当简陋。
3、 1985年国际攀登委员会批准人工岩壁上的攀岩比赛为国际正式比赛,并于当年在法国举办了人工岩壁上的首届攀岩比赛。
4、 完攀(flash):运动员可以对路线进行反复的观察和试攀,只要最终达到终点即可。
5、 通常在攀登者的脚超过地面3米后(约3块岩板的距离)应尽量收紧保护绳。
6、 攀岩难度等级划分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美国YDS(Yosemite Decimal System)系统。YDS是按一条路线中最难的“技术动作”给路线 订级的,有十个5.10动作和只在地面附近有一个5.10动作的路线都是5.10。
7、 引体抓点:双手抓握支点,依靠上肢的力量引体向上,快速抓住下一个支点。适于目标点支点不大而且距离不远时使用。
8、 装备合格与否,一般地讲,通过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测试标准或欧洲安全标准(CE)的装备都是合格的,但绝不是说就可以随 意使用了,还需要具备熟练、正确的操作能力。
9、 单点钩挂:脚跟挂住两只手抓握的单点,通过脚跟钩挂减轻上肢负担,是更容易抓住下一个点。适于目标支点较大、距离较 远时使用。
10、 上方保护时,放攀登者下降前,保护员的站立位置也应站在贴近岩壁并靠近线路两侧的位置,同时收紧绳子进入状态,放人下 降时一定要缓慢匀速,以免速度过快无法控制。
11、 下方保护时,当攀登者攀爬到顶或准备脱落时,保护员要第一时间迅速收紧绳子并准备将其放回地面。
12、 攀登中的脱落往往是一瞬间的,除去某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脱落,如岩点破碎,支点转动以外,大多数的坠落都是没有征兆的,这 需要保护员具备一定的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