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卫生经济学
2009年2月27日,卫生部公布了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主要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明显增加,尤其是慢性疾病持续上升,疾病负担日益加重。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按2008年人口总数13.3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累计总人次数达65.4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1.5亿人次。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调查的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了61%。可见,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其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1倍。这也说明全国医药卫生战线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巨大。
与此同时,2008年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缓解。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亿,与2003年相比,增加2.6亿人次。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6.8%,比2003年增加了近一倍。以2008年住院率推算,全国住院人次数近1亿人次、手术量达到2500万例,为历史最好水平。
问题:
(1) 什么是卫生服务需求,它和卫生服务需要有何区别与联系?(10分)
(2) 研究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有何政策意义?(10分)
(3) 结合案例试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引起我国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15分)
关于供求价格价格机制,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A.
供大于求时,价格上升
B.
供小于求时,价格下降
C.
价格上升时,市场中的供给量增加
D.
价格下降时,市场中供给量减少
E.
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
寻租行为导致的后果,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A.
破坏了市场机构对生产者的激励作用
B.
优胜劣汰
C.
提供者通过非经营活动来获取更多利润
D.
影响了政府干预目标的实现
E.
对资源配置起到了恶化作用
政府管制价格的形式,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A.
最高限价
B.
最低限价
C.
寻租
D.
绝对控制
E.
双面管制
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标志是:( )。
单选题 (2 分)
A.
价格信息灵敏
B.
完备的市场主体
C.
经济主体具有充分的经营决策权
D.
供求双方处于基本平衡和平等地位
E.
优胜劣汰
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生产提供成本
B.
需求水平
C.
需求价格弹性
D.
医疗保险
E.
信息
卫生领域的政府作用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
B.
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C.
直接投资和管理医院
D.
提供政府补贴 E医疗服务价格管制
E.
医疗服务价格管制
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的医疗服务项目而言,正确的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需求量对价格比较敏感
B.
提供者常会作出提高价格的选择
C.
常会形成垄断价格
D.
通常是政府价格管制的对象
E.
服务价格最好通过市场竞争来形成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很微弱
B.
出现垄断
C.
市场机制调节与社会经济利益不一致
D.
市场调节出现滞后性和消极性
E.
无法解决社会公平性问题
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B.
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C.
产品或服务具有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
D.
垄断
E.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信号
B.
消费者
C.
提供者
D.
优胜劣汰
E.
政府管制
简述价格的资源配置功能。
简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举例说明政府各类补贴政策及其作用。
论述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需要量明显增加,尤其是慢性疾病持续上升,疾病负担日益加重。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18.9%。按2008年人口总数13.3亿推算,当年全国两周患病累计总人次数达65.4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1.5亿人次。城乡居民两周患病的结构在过去的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调查的两周病例中,新发病例的比例由1998年的61%下降到2008年的39%,而慢性病持续到两周内的病例由39%增加到了61%。可见,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
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病例数计算)为20.0%。以此推算,全国有医生明确诊断的慢性病病例数达到2.6亿。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新增近1000万例。其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病例数增加了2倍,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的病例数增加了近1倍。这也说明全国医药卫生战线所面临的任务与挑战巨大。
与此同时,2008年我国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一定程度缓解。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由此推算,2008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亿,与2003年相比,增加2.6亿人次。2008年,调查地区居民年住院率为6.8%,比2003年增加了近一倍。以2008年住院率推算,全国住院人次数近1亿人次、手术量达到2500万例,为历史最好水平。
问题:
(1) 什么是卫生服务需求,它和卫生服务需要有何区别与联系?(10分)
(2) 研究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有何政策意义?(10分)
(3) 结合案例试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引起我国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15分)
关于供求价格价格机制,不正确的是:( )。
单选题 (2 分)
A.
供大于求时,价格上升
B.
供小于求时,价格下降
C.
价格上升时,市场中的供给量增加
D.
价格下降时,市场中供给量减少
E.
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
寻租行为导致的后果,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A.
破坏了市场机构对生产者的激励作用
B.
优胜劣汰
C.
提供者通过非经营活动来获取更多利润
D.
影响了政府干预目标的实现
E.
对资源配置起到了恶化作用
政府管制价格的形式,不包括( )。
单选题 (2 分)
A.
最高限价
B.
最低限价
C.
寻租
D.
绝对控制
E.
双面管制
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标志是:( )。
单选题 (2 分)
A.
价格信息灵敏
B.
完备的市场主体
C.
经济主体具有充分的经营决策权
D.
供求双方处于基本平衡和平等地位
E.
优胜劣汰
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生产提供成本
B.
需求水平
C.
需求价格弹性
D.
医疗保险
E.
信息
卫生领域的政府作用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
B.
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C.
直接投资和管理医院
D.
提供政府补贴 E医疗服务价格管制
E.
医疗服务价格管制
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很低的医疗服务项目而言,正确的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需求量对价格比较敏感
B.
提供者常会作出提高价格的选择
C.
常会形成垄断价格
D.
通常是政府价格管制的对象
E.
服务价格最好通过市场竞争来形成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很微弱
B.
出现垄断
C.
市场机制调节与社会经济利益不一致
D.
市场调节出现滞后性和消极性
E.
无法解决社会公平性问题
引起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B.
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
C.
产品或服务具有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
D.
垄断
E.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
构成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 )。
多选题 (2 分)
A.
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信号
B.
消费者
C.
提供者
D.
优胜劣汰
E.
政府管制
简述价格的资源配置功能。
简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举例说明政府各类补贴政策及其作用。
论述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