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小城镇建设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小城镇建设原则的是 (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以人为本原则

B.
发展优先原则

C.
生活与生产并重原则

D.
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原则

我国大部分的小城镇是沿着 ( ) 的轨迹形成和发展的
单选题 (3 分) 3分
A.
“草市—集镇—小城镇”

B.
“墟—集镇—小城镇”

C.
“墟—市场—小城镇”

D.
“草市—市场—小城镇”

地方驱动型、 城市辐射型、 外贸推动型、 外资促进型是按照 ( ) 的不同对小城镇进行的划分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发展现状

B.
空间形态

C.
发展模式

D.
功能分类

城乡一体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转, 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完全融合, 城乡经济、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 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B.
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受宏观调节, 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 城乡经济、 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 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C.
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受宏观调节, 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完全融合, 城乡经济、 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 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D.
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转, 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 城乡经济、 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 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随着人类对生产方式的改进, 生产力不断提高, 劳动产品有了剩余, 产生了交换的条件, 人们将剩余的劳动产品用来交换, 进而出现了商品通商贸易, 商业、 手工业与农业、牧业劳动开始分离, 出现了人类社会 ( ) 劳动大分工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第三次

D.
第四次

我国特色小镇经历的发展阶段包括 ( )
多选题 (4 分) 0分
A.
探索阶段,2014 年浙江省省长李强首提 “特色小镇”

B.
成型阶段,习近平在 《浙江特色小镇调研报告》 上做了重要批示

C.
全面推广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为国家发布引导政策, 随后地方政策密集出台,全国各地特色小镇的建设如火如荼

D.
成熟阶段, 党的 “十九大” 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珠江三角洲小城镇发展受到外资的影响而得到大力推动, 以下属于其发展模式的是( )
多选题 (4 分) 4分
A.
顺德模式

B.
东莞模式

C.
南海模式

D.
中山模式

在我国小城镇发展中, 造成小城镇建设规划布局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包括 ( )
多选题 (4 分) 0分
A.
未能从小城镇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和重视小城镇规划, 小城镇规划落后于小城镇发展

B.
小城镇发挥集聚、 辐射和带动作用距离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C.
小城镇规划水平普遍较低

D.
缺少县 (市) 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其实施的组织与协调, 由此造成城镇体系网络、层次不清, 城镇职能难以正确定位

早在5000多年以前,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 商业、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在 ( )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小城镇。
多选题 (4 分) 4分
A.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

B.
非洲的赞比西河流域

C.
中国的黄河流域

D.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两河流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我国小城镇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主要由 ( ) 促成
多选题 (4 分) 0分
A.
以工促农的发展模式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
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

D.
乡村集镇贸易和乡镇企业发展

A - 居民点; B - 外源型; C - 内源型; D - 小城镇;E - 城镇密集区; F - 地方驱动型; G - 建制镇; H - 东高西低;I - 城乡一体化; J - 外资促进型

1.珠江三角洲小城镇发展是受到外资的影响而得到大力推动的,因此 1 发展模式是珠江三角洲小城镇发展的主导模式。

2.在 2 发展模式主导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形成了 “苏南模式” “温州模式” “海安模式” “耿车模式” 以及 “义乌模式”。

3. 3 阶段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其主要特征是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转,在互补性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 城乡经济、 城乡生产与生活方式、 城乡居民价值观念协调发展。

4. 4 是人们定居的场所, 是配置有各类建筑群、 道路网、 绿化系统、 对外交通设施以及其他各种公用工程设施的综合基地。

5.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增长极, 5 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结构转型的地域载体, 是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组合的传承中介。

6.从总体看, 我国小城镇的数量分布及发展层次都呈 6 状态。

7.地理学将小城镇作为一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 或将小城镇作为乡村聚落中最高级别的聚落类型, 认为小城镇包括 7 和自然集镇。

8.从空间形态划分, 我国小城镇整体上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城乡一体, 以连片发展的 8 形态存在的小城镇; 另一类为城乡界线分明, 以完整、 独立形态存在的小城镇。

9. 9 小城镇是指通过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 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商投资、 兴办企业而发展起来的小城镇。

10. 10 小城镇是指在没有外来动力的推动下, 地方政府组织和依靠农民自己出钱出力

( ) 将小城镇的成长主要归于与生产有关的供给因素。 该理论认为, 小城镇的经 济增长最终取决于所掌握的初始资源储备以及在更广泛的国家经济范围内对各种可移动要素 的吸引能力。
单选题 (3 分) 3分
A.
经济增长理论

B.
需求指向型理论

C.
供给基础型理论

D.
增长极理论

一个已经实现高度工业化, 而且其内部资源已经接近充分利用的小城镇的经济增长潜 力, 有赖于小城镇位置上的有利条件, 有赖于它对人力、 管理、 投资和专业服务的相对吸引 力。 这一理论的典型代表为 (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循环和累积的因果关系” 理论

B.
经济增长理论

C.
供给基础型理论

D.
增长极理论

() 是决定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最根本力量, 是小城镇规模扩张的内在动力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比较利益

B.
第二产业

C.
聚集经济

D.
第三产业

政策对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包括 ( )。
单选题 (3 分) 3分
A.
政策影响小城镇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

B.
政策影响小城镇主导产业的选择

C.
政策影响小城镇经济发展战略及具体发展计划的制定

D.
政策影响小城镇社会形态的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