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高起专语文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在南极,虽然连热气腾腾的火山也被控制在冰封雪压之下,但是也有超然于冰雪之外的地方。若从飞机上看下去,在罗斯岛以西有一片黑色的没有冰雪的土地,在茫茫白色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突出,这就是干谷。实际上,干谷地区是由三个谷地组成的,自南往北依次是泰勒谷、右谷和维克多利亚谷。
谷地区有几个非常特殊的湖。其中最著名的是右谷中的汪尼达湖和泰勒谷中的巴内湖,都是咸水湖。有趣的是,这些湖水的咸度是分层的,表层咸度最小,上面为3~4米厚的冰所盖。越往深处,咸度越大。例如,汪尼达湖附近年平均温度为零下20℃左右,但在69米深的湖底,水温却高达25℃,其咸度比海水高10倍。还有一个小湖,其湖水的咸度是如此之高,以至在零下50℃时也不会结冰。水温的热能主要还是来自太阳。在夏天,太阳光线透过冰层,连续不断地照射下去,由于湖水咸度很高,很容易就把这些热能吸收并储存起来。科学家们发现,在这些湖水中,居然生长着海藻和某些类型的真菌。
科学家们对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也特别感兴趣。这里的原始土壤,在许多性质上,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土壤极为相似。因此,从事火星探测的科学家们,专门到南极去进行实地考察,以得到某种感性认识。还有一项重要的发现是,科学家们利用右谷地区的岩石标本所做的古地磁研究表明,大约在10亿多年以前,现在的南极是位于赤道附近的。
据研究,大约在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同样也被冰雪所覆盖。实际上,这些山谷就是冰川刻画出来的。那么,后来是由于什么原因,冰川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而且,按理说,沿海地区的降雪量是很大的,其他地区的积雪都年复一年地积存下来,唯独干谷融化得干干净净,不留痕迹,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正是科学家们急于想知道的。但是,人类走到哪里,就会把污染带到哪里。由于进入干谷的人越来越多,给干谷地区所带来的污染也就愈来愈严重。因此很有可能,在科学家们还没有搞清楚干谷的奥秘之前,那里独特的科学价值可能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1.下面对第一自然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南极,即使冒着热气的火山也覆盖着冰雪。
B.在南极,有一片没有冰雪的土地被称为干谷。
C.干谷在罗斯岛以西,从高空看土地是黑色的。
D.干谷呈东西走向,是由三个谷地连接组成的。
2.
下面对第二自然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谷地区的咸水湖成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成度越高。
B.干谷地区的咸水湖温度是分层次的,越往深层温度越高。
C.干谷地区的咸水湖不结冰,它们的热量来自阳光的照射。
D.干谷地区的咸水湖的咸度虽然很高,但是也有生命存在。
3.下面对第三自然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比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性质更为原始。
B.干谷地区的岩石和土壤与火星和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颜色极为相似。
C.考察干谷地区有利于研究火星探测是南极科学探索的一项重要发现。
D.科学家通过研究干谷地区的岩石标本表明南极大陆原来离赤道不远。
4.下面对第四自然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5万年以前干谷地区气候变暖,冰雪才消失得无影无踪。
B.科学家认为,干谷地区的山谷是被冰川流动切割出来的。
C.干谷地区的降雪比其他地区少,所以没留下冰雪的痕迹。
D.本文作者对人类研究开发利用干谷地区的前景充满信心。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人生识字糊涂始 鲁迅 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 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很。自以为通,别人也以为通了,但一看底细,还是并不怎么通,连名人小品都点不断的,又何尝少有?人们学话,学不会的是几乎没有的,一到学文,就不同了,学会的恐怕极少数,就是所谓学会了的人们之中,请恕我坦白地再来重复地说一句罢,大约仍然糊糊涂涂的还是很不少。这自然是古文作怪。因为我们虽然拼命地读古文,但时间究竟是有限的,不像说话,整天的可以听见;而且所读的书,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 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这一种“有所得”当然不会清清楚楚,大概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自以为通文了,其实却没有通,自以为识字了,其实也没有识。自己本是糊涂的,写起文章来自然也糊涂,读者看起文章来,自然也不会倒明白。因此我想,这“糊涂”的来源,是在识字和读书。 例如我自己,是常常会用些书本子上的词汇的。虽然并非什么冷僻字,或者连读者也并不觉得是冷僻字。然而假如有一位精细的读者,请了我去,交给我一支铅笔和一张纸,说道,“您老的文章里,说过这山是“崚嶒”的,那山是“巉岩”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副样子呀?您不会画画儿不要紧,就勾出一点轮廓来给我看看罢。请,请,请。。。。。·”这时我就会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 说是白话文应该“明白如话”,已经要算唱厌了的老调了,但其实,现在的许多白话文却连“明白如话”也没有做到。倘要明白,我以为第一是在作者先把似识非识的字放弃,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也就是学学孩子,只说些自己的确能懂的话。至于旧语的复活,方言的普遍化,那自然也是必要的,但一须选择,二须有字典以确定所含的意义。 1.第三自然段所说的“同样的方法”是指什么?这种方法有什么局限? 2.作者认为,学话容易、学文难的原因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何会“恨无地洞可钻”?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白话文变得“明白如话”?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在外行走,常有绿树掩映的村庄撞进眼帘。树木和村庄相融相映让人琢磨不透到底谁主谁次。其实,是村庄在树木里还是树木在村庄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丛丛翠色诱人地环绕着村庄、村庄也在树林里更显妩媚的时候,让人内心不由自主生出一份宁静与祥和。由此,我固执地认为,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只有树木,才能让村庄青春永在。 面对这些村庄,心中莫名地翻腾着一种对家乡怪怪的思绪,细细想来,这要归结于那些矗立在眼前同时也植根于内心的树林。很多年前,和邻乡一位当过支书的老人说起我的家乡。“一个村庄里连棵树都没有,那地方有什么好啊!”他的这句话叫我的心急跳了一下,也急痛了一下,后来我自己回到家乡,看着满目荒凉然而又魂牵梦萦的土色故乡,也只能任由五味交替 腌渍灵魂。 曾经的家乡的树木,就这样又一次走进了记忆走进了心灵。我想,一棵树立起来高不盈数丈,倒下去也高不过数尺。然而,就是在这尺与丈之间,却又仿佛有一种痛楚与依恋胶着在一起,让人难以释怀。现在的家乡,几乎看不到树木,一个个村庄赤裸裸地矗立在黄土地上刺目刺心,灰蒙蒙地缺少生机和灵性,肆无忌惮地弥漫着一种悲哀的情绪。 家乡以前也曾有一片几百亩大的树园,绿在村庄的东南角。园子里长满了杏树、桃树、柳树、榆树、沙枣树,由玩伴儿牛牛的爷爷看护。每天放学,我和牛牛都要先到树园里铲草、玩耍,然后才会回家。春天的榆钱,夏天的酸杏,秋天的毛桃和沙枣,可以说是我们童年最奢侈 的果品。而离村庄不远的看头山则是公社的林地,山上同样也长满了榆树、沙枣树和毛桃树。 每年的春天,淡淡的花香都会弥漫在周围的一片村庄之中,让人不由得想把这清香的空气永远留存。 现在这些树木呢?我问过很多家乡人,得到的结果却让我唏嘘不已。包产到户后,树园也分片到户了。满园的树木便陆陆续续遭到砍伐,能用的被搭了棚圈,不能用的成了烧柴;树园的旧址现在早已经住满了人家。曾有一段时间,政府为了减少开支,裁减了护林员,将防风林划片承包给了个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砍伐。村庄里的树木也因庄院的改建而了无踪影,以至于在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中,家乡都很难看到树的身影了。 前不久和童年伙伴聚在一起,说起童年趣事,说起看头山、树园,也谈到家乡的现状,这才陆续知道,山上坡地因退耕还林种植了柠条,今年的雨水好,山上又能看到绿色了。只是因为干旱,树木的成活率不高。大家都说,恢复绿色家园的难度很大,但应该庆幸的是,毕竟已经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一棵树站起不盈数丈,躺倒也不过数尺,尺与丈之间就是丈量灵魂的尺度。一片站立的树是一个地方灵魂的美丽展示,一片躺倒的树则是这个地方灵魂在集结死亡。家乡将何去何从? 我当然忍不住要想,让家乡成为绿树里的村庄,也应该是经历了颇多变故的家乡父老的愿望吧! 1.文章从绿树掩映的村庄带给作者美好的感受写起,这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就是在这尺与丈之间,却又仿佛有一种痛楚与依恋胶着在一起,让人难以释怀”。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家乡树园的昔兴今废,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4.作者在文中说,“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后来又追问“家乡将何去何从”。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罗布人有许多东西遗忘在路上了,但是,有一条关于胡杨的俚语,我还记着,这就是:胡杨有三条命生长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一位叫热合曼的老人对我说。“胡杨在我们的叫法中,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叶树。它的底部长的是窄长的柳叶,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顶部它的顶部是椭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奇怪地长在一棵树上,所以我们叫它三叶树!”另一位叫亚生的老人对我说。两位老人向我说话的时间是1998年的秋天。说这话时,那个叫热合曼的老人105岁,那个叫亚生的老人102岁。说话的地点是在阿拉干一片死亡的胡杨林里。通常,他们被认为是最后的两个罗布泊人,或者换言之,是两千年前曾经建立过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的楼兰人尚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两个后裔。 在罗布泊一年一年的盈亏中,在罗布泊像钟摆一样一次一次的位移中,爱水而居的罗布人总是在不停地搬迁。他们将自己新建的每一个村庄都叫“阿不旦”,在这里建立起新生活的愿望,并希望这一次搬迁将是最后的搬迁。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随着罗布泊的继续收束和碱化,他们又得循着塔里木河水系,向上游走,继续寻找他们新的“阿不旦”。也许在几千年的岁月中,罗布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就是这样延挨着日月,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一个民族要靠这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承担整个民族的记忆,那是一件太沉重的事情。所以在阿拉干,在那浄狞万状的死亡胡杨林里,热合曼说,他把许多的记忆都遗忘在路上了。 胡杨是中亚细亚的树木。胡杨是苦难的树木,和伴生它的楼兰民族一样苦难。在这里,水到哪里,胡杨便生长到哪里,因此塔里木河两岸,是两条绿色的胡杨林带,而阿拉干这地方,当年更是有着遮天蔽日的胡杨林。但是往事如烟,随着塔里木河的断流,随着风沙一年一年的侵蚀,胡杨林正在大片大片地死亡。我曾经在塔中地面,见过大片死亡的胡杨林。它们还没有完全死亡,只是处于濒死状态。粗壮的树木,奇形怪状地仆倒一地。记得有一棵树已经死了,但在树身一人高的地方,却令人感动地生出几片绿叶那是柳叶,正像亚生告诉我的那样。但是带给我巨大刺激的,或者说带给我最大感动的,还是这阿拉干的胡杨。中亚细亚的太阳, 在正午的时候很亮很白,亮得炫目,白得刺眼,但正午一过,太阳稍稍西斜一点,林中便昏暗了起来。有些树林倒了,横躺在那里,你得迈过去。有些树林虽然死了许多年,但是还端端地立在那里,在完成着它们早已确定的宿命。这些树木模样都十分庞大、粗糙、丑陋、可怕。那些像狮、像虎、像蟒蛇的丑陋外状,是时间的刀功,是岁月的产物。它们仿佛是我们在《侏罗纪公园》中看到的那些史前怪兽,或者像高烧病人在梦境中出现的令人恐怖的想象。 热合曼和亚生还告诉我,活着的胡杨,在整个夏天叶子会是一种纯粹的墨绿,但是等到每年的10月25日这一天,中午12点的时候,如果有太阳,好像接收到一项指令似的,所有的 胡杨树叶会在那一刻变得金碧辉煌。(节选自高建群《阿拉干的胡杨》) 1.在第一自然段中,两位老人是怎样各自描述胡杨的?作者为什么详细记录了说话原时间、地点和老人的年龄? 2.第二自然段中所说的“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指的是什么?这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3.第一自然段开头和第二自然段结尾都提到了“遗忘”,这两种“遗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内涵? 4.第三自然段写胡杨林的盛衰,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说阿拉干的胡杨给了 他“最大感动”?最后一个自然段转述两位老人的话,有什么深意?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我曾经到过沙漠和戈壁滩,在浩瀚无涯的荒凉中,哪怕见到一棵小小的绿草,也会感到惊喜和亲切,在严酷的自然中,一棵小草的出现,往往是一种接近绿洲的信号,更是一种生命的宣言。这宣言要向世界宣称的是:顽强坚忍的生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会屈服! 绿洲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尽管它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寻找到那片绿洲。有些人,可能已走近绿洲,却仍会失之交臂,甚至会在离绿洲不远的荒芜中躺倒,饥渴待毙。绿洲对于他们只是梦幻,他们认为梦永远不会变成现实,于是连做梦的兴趣也丧失了,哪里还会有耐心和毅力去寻找绿洲呢?这时,如果有一棵翠绿的小草突然出现在他们绝望的视野里,该有多么好!小草和绿洲之间,毕竟不能画等号。两者的差距还非常遥远,然而谁能否认,希望之光,有时往往像一茎小草那样弱小而不显眼。悲哀的是那些人从此紧锁了门窗的心灵,再不愿发现黑暗中的微光,不愿在小草前停下脚步,听一听这绿色生命的呼唤,然后再走向远方。你不相信吧,小草是一种神奇的手指呢! 我也看见过沙漠中的废墟,这是被先人遗弃的城市的残骸,宫殿、庙堂、市场、民宅,轮廓尚存,千百年前的繁华还依稀可辨。我曾经困惑:古人为什么会抛下他们世代生息的城市?是什么动力使他们背井离乡?在看不见任何活的生命踪迹的废墟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烈日下,道路和房屋的残垣正在龟裂,裂缝像干渴绝望的嘴唇。·····废墟内外看不见一丝野草!我想,一定是炎热、干旱和无情的流沙,把这里的居民逼上了逃亡之路,与其等死,不如去寻找 新的绿洲。是远方的绿洲召唤他们离开了死亡之地,尽管这死亡之地曾是他们的血脉故土。 为什么有时身处繁华,却依旧四顾茫然,心仿佛被抛在沙漠?是的,物质的繁华绝不等级同于精神的富足,揣着一颗空虚的心灵在眼花缭乱的物海中流浪,轻浅的脚印何等凌乱,多么渴望心里拥有一片绿洲。这绿洲不会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变换而枯黄。这样,即便远离都市和人流,也不致惶然失措。任你烈日似火,任你风沙蔽天,我可以在绿荫中宁静地面对一切,思绪乘风远去,自由如高飞的鹰,抵达这样的绿洲,也许有千百条途径,我只想寻求其中的一条。 (节选自赵丽宏《小草和绿洲》) 1.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沙漠或戈壁滩上的“一棵小小的绿草”会带给他“惊喜和亲切”。这是因为:小草是_____ 是_______(用原文填空) 2.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文意,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 做梦的兴趣: 紧锁了门窗: 神奇的手指: 3.从前的城市变成了“沙漠中的废墟”,对其原因作者作了怎样的推测?他又是如何评价人们背井离乡、远走他方的? 4.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内容和写法上与前面三个自然段有什么不同?综观全文,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想起她很突然。当时我正在外地,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好不容易能够停下来吃一顿悠闲的晚餐。闹哄哄的餐厅里,服务生们来来去去,端水送饭,仿佛是因为忙碌,他们的表情都显得既紧张又机械。很快,一位小伙子给我端来了饭菜;我对他友好地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谢谢”。小伙子愣了愣,随即又朝我憨厚地笑了一笑,轻快地去忙他的了。我的心情也变得轻快起来,也就是在那时,她仿佛就隔着一桌又一桌的人、隔着20年的时间走了过来。她是我的同学李昕的母亲,我们只有过一面之缘。那次开家长会,来了五六十位家长,我们几个女生负责接待。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实在不懂得如何接待大人,只是把家长迎进来、让座位、倒茶水,稍有空闲,便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传递新闻。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条是“李昕的妈妈是北京人,说话和咱们不一样,特别好听”。 我顺着她们的指点看过去: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女性,衣着和发式都是很普通,容貌也算不上漂亮。不过,她坐在那里就是显得与众不同,她偏偏没有说话,正在认真倾听另一位家长的高谈阔论。我们用幼稚的眼光结合自己掌握的词汇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所有家长中,李昕的妈妈最有风度。 有一个女生倒水回来,脸颊红红的,她急切地问道:“你们猜,我倒水时,李昕的妈妈说什么?”还不等我们猜,她就迫不及待地补充说:“李昕的妈妈说,谢谢。” 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20年前,在那样一个边远的小县城,我们当中有谁用过、听见过“谢谢”?没有。有谁仅仅为倒一点点水这样的小事情说过“谢谢”,当然更没有。“谢谢”,这在当时的我们听起来,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温暖的词语啊! 醒过神儿来,女生们的倒水热情空前高涨,大家都争着抢着去拿壶。另一个女生回来报告说:“是呀,我听见了,李昕的妈妈说:谢谢。”那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生,激动使她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一脸的害羞表情。 等轮到我了,我忽然觉得心跳得厉害。李昕妈妈面前的水杯已经满了,我听见她轻轻地说一句:“不用了。”但我还是坚持着往里倒了一点儿,好在也没有溢出来。我清晰地听见她说:“谢谢。”我的脸“腾”的一下红了,摇摇头就匆匆走开了-那时,我还不会说“不客气”。 那次家长会后,瘦瘦高高的李昕成了我们女生羡慕的对象。大家都在想,她的家庭应该是怎样的幸福啊! 20年过去了,曾经窃窃私语的女孩子们大概都已经为人母了,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像我现在一样,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回想起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女性;但是,我知道,她们和我一样,从那时起,就在学着使用那个词语,学着使用那一类“有温度的词语”。 的确,词语是有温度的,就我每每经历的一样,这是我人生中至深的体味。 1.文章从自己在外地的一次晚餐经历写起,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李昕的妈妈最有风度”,如何理解这句话中“风度”一词的含义? 3.结合文意,概括作者对“有温度的词语”认识的三个阶段。 4.联系社会生活,说说“有温度的词语”有哪些方面的功用。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读树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 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荫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都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丫,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因此,整个太庙 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1.文章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 答: 2.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些(不少于三个)表现老树和新树个性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老树: 新树: 3.从文中看,太庙里的满园春色是怎样形成的?作者由此悟出了什么道理? 4.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回音壁 陶然 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奇妙的事情;一道环形的围墙,你站在那一边,我站在这一边,对方的身影甚至被中央的建筑物遮住了;然而,那嗓音,啊,那熟悉的嗓音,透过贴耳的墙,就这样粼粼地相互传递,清晰、真切,简直就是殷殷的叮咛。 当我傍着天坛的回音壁通话时,我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想起很多年以前,我首次站在这里,十分诧异于面前这毫不起眼的红墙,它甚至有些斑驳得古老了,却显示了惊人的传音灵敏度。这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敏捷,沟通了历史与现代的时光距离,我仿佛听到遥远时代的声音,那一刻就回响在耳畔。 但这种错觉一闪即逝,我明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把我从南海之滨携来的一句问候,一直保留到踏足这里,这才怀着既亲切又神秘的心情,轻轻地朝着伴我的朋友奉上空间的怀念:“你好吗?” 你好吗?你好吗?这短促的三个字回荡起来,就在青山绿水间悠扬,有如一首多情的歌。 我不知道传回我耳朵里的那一句,到底是我送去的,还是他回赠的;我总以为,你来我往的同一句话,已经交融成为分不清我的还是你的,那回音混淆了彼此的区别,成了合唱,流动在同一个音调里。 我实在喜欢倾听那回音。 当发自心底的声音诉出,任谁都不会漠然于它的去路,更不会无视于它有没有回应。即使是在空谷里的呼喊:也还会有相应的回声;何况是在人间! 这回音壁的妙处,就在于它的有呼必应。我有时会想,倘若太寂寞,倘若喧嚣的市声卷走了真诚的歌声,也许你和我也可以在这古老的地方找到一点安慰。 然而,我又想,大约,我们也不用太过拘泥于形式。生活在我们心海中激起的浪花,那涟漪,那涛声,不也是一种动人的回音吗?只是,胸中的回音壁是无形的,它随着世间的脉搏,不断地震出生命之歌。然而,比较起来,它比真正的回音壁或许还要敏锐而且立体,因而还要生动得多。 1.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用了两个叠音词,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1)粼粼: (2)殷殷: 2.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之所以“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是因为: (1) (2) 3.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我实在喜欢倾听那回音”,“实在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答: (2)胸中的回音壁和真正的回音壁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 4.本文构思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5题。 雨 巴金 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见屋瓦上的一段蓝天。好些日子没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轻快似的。我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 路易居·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人。他没想到他没有看见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闭了眼睛。1927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阳光照进了他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可喜的事。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的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大利来的。见到在巴黎的春天里少见的日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了。他为着自由舍弃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可是自由和蓝天两样,他都没有能够再见。 我也像发布里那样地热爱阳光,但有时我也酷爱阴雨。 十几年来,不打伞在雨下走路,这样的事在我不知有过多少次。就是在1927年,当发布里抱怨缺少阳光的时候,我还时常冒着微雨,在黄昏、在夜晚走到国葬院前面卢梭的像脚下,向那个被称为“18世纪世界的良心”的巨人吐露一年轻异邦人的痛苦的胸怀。 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我常常吞下许多火种在肚里,我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有时火种在我的腹内燃烧起来。我受不了煎熬。我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爆发。为了浇熄这心火,我常常光着头走入雨湿的街道,让冰凉的雨洗我的烧脸。 水滴从头发间沿着我的脸颊流下来,雨点弄污了我的眼镜片。我的衣服渐渐地湿了。出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一片··.··我无目的地在街上走来走去。转弯时我也不注意我走进了什么街。我的脑子在想别的事情。我的脚认识路。走过一条街,又走过 一条马路,我不留心街上的人和物,但是我没有被车撞伤,也不曾跌倒在地上。我脸上眼睛看不见现实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我常常走了一个钟点,又走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我回到家里,样子很狼狈。可是心里却爽快多了。仿佛心上积满的尘垢都给一阵大雨洗干净了似的。 我知道俄国人有过“借酒淹愁”的习惯。我们的前辈也常说“借酒浇愁”。如今我却在“借雨洗愁”了。 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 1941年7月20日 1.本文题目是“雨”,作者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阳光”? 答: 2.作者说:“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其中“不健全的性格”指的是什么? 答: 3.“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4.作者为什么写路易居·发布里? 答: 5.根据文意概括回答,作者为什么爱雨? 答: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 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 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 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融融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通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成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3.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生存的秘密 最近翻看一本新出的书,专门讲性格和命运的关系,倒是把历史上成功人物的好性格一一罗列了出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汉高祖刘邦的性格。在作者看来,刘邦的性格就像太极拳的招数,刚柔相济,阴阳变幻,说有都有,说无都无。这种性格让刘邦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时彰显某一方面的统帅面孔,使自己经常处于有利的地位。有时礼贤下士到唯唯诺诺, (1)( ),有时儒雅到彻夜倾谈安邦治国大计,(2)()。 我想,这大约就算是达到“大道无形”的境界了吧。 那是讲大人物的,一般草民学不像,学了也大体没用,搞不好,还被人认为疯疯癫癫的不正常。那么,对我们凡夫俗子,如何培养有益于安身立命的好性格呢? 我把话题先扯开一会儿。宗教不管搞得如何高妙,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它较多地反映出民族的精神取向。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后来,佛教由印度东传,到隋唐之际,已经把道教冲得七零八落。。。。 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一般研究者,主要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方面进行解释。我不反对这种分析。我还想指出另外一个原因。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核心思想,与中华民族宽容平和的精神追求合拍,与俗世儒学的仁爱中庸也是互补的关系。至于道教,则相对勇猛威武了些(顺便说一句,道教的思想与老庄之学基本不相干)。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很明白其中的区别。大闹天宫的孙猴子被擒拿归案,代表道教权威的太上老君是将它放进八卦 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非要毁尸灭迹不成;代表佛教的西方如来则是轻轻一翻巴掌,将猴哥压在五行山下,让他反省了五百年,再派个唐僧去超度他。金庸他们写武侠小说,也注意到其间的微妙区别,少林的人大体比较忠厚老实,武当里面则常常出现想靠武力独步天下的悲剧人物。至于武当的张三丰,当然也是宽厚长者的代表,但他从小与少林关系密切,有佛家根底,自然不足为奇。 我兜了个大圈子,回到本题上,对一般人而言,宽容随和的性格,是比较有益于在人世间逍遥的。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如果对自己的爱人宽容些,就不会有来不及解释的天大误会,那场赢得千百万男女眼泪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麦克白的问题是野心勃勃,但按现代心理学的分析,在他成长过程中,在他少年时代,肯定有心理毛病,那症状必然是偏狭偏激,容不得旁人比他强,要把世界上好事独占了。 写到此处,我相信,有的读者在明白了我的立场后,要笑我迁腐了。眼下是市场经济,到处都是欺诈争斗,拼得像乌眼鸡似的,谁对谁宽容啊?我承认此话千真万确。不过,不妨去看看成功者的资料,特别是那些并非过眼云烟的成功者,政界、商界、文艺界、科技界,大大小小的成功人士,毕竞多数具备宽容大度的气质。反之,即使一代英才如东吴周郎,亏就亏在气量狭小,害得自己早早吐血而亡。 宽容,首先不是对他人方便,给别人好处,(3)(),这个道理想通了,才宽容得起来。有人捐钱帮助穷人,旁人夸他乐善好施,他说是自己快乐,换得心如明镜清水。两者是一 样的道理。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生离死别,本来苦恼烦恼就多,若能求得在家里和社会上都快快乐乐,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么? 1.在作者看来,“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原因何在? 2.根据语境,把括号内省去的句子补出来。 (1) (2) (3) 3.通读全文,概括作者所揭示的“生存的秘密”的具体内容。 4.下面是对全文的解说,选出不恰当的两项()。 A.从“最有意思”“算是达到了“大道无形'的境界”等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刘邦是很欣赏的。 B.作者在探讨生存的秘密时,将话题扯到宗教上,而且充分地展开。在肯定了佛教的同时也否定了道教。 C.我们知道,著名学者房龙在20世纪初就高扬“宽容”的大旗。但是,时过境迁,在如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还竭力提倡宽容,就连作者也觉得是不合时宜的做法。 D.奥赛罗的悲剧发源于他的多疑和嫉妒,麦克白的毁灭则是他沉醉于贪欲和野心的结果。莎士比亚以如椽之笔,为我们寻求生存的秘密提供了很多借鉴。 E. 本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尽在视野之中,通篇充满辩证的哲学思考,给读者以启迪。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矣。(《韩非子·说难》) 1.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联系这些语句的内容,说说胡国被消灭留下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2.文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此二人”指的是谁? 3.宋国的富人“智子疑邻”表现了什么心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5题。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众芳摇落:百花凋谢。暄妍:明媚鲜艳。霜禽:寒冷季节里的鸟儿。 合断魂:一定会深深迷恋。微吟:低声吟诵。狎:亲近。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 4.诗人首联就将___与____对比,写出了梅的不同凡响、不染尘俗的格调与品质。 5.第三、四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梅花的?第五、六句写梅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无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日:“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日:“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数,连取数鱼。(林昉《钓鱼记》)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文中先说“乙竞日无所获也”,结尾说“乙如其教,连取数鱼”,这样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3.钓鱼人对于得失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生活道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5题。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行人:这里指送信的人。开封:打开信封。 4.这首诗是怎样渲染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做简要分析。 5.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人生识字糊涂始 鲁迅 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 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地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 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很。自以为通,别人也以为通了,但一看底细,还是并不怎么通,连名人小品都点不断的,又何尝少有?人们学话,学不会的是几乎没有的,一到学文,就不同了,学会的恐怕极少数,就是所谓学会了的人们之中,请恕我坦白地再来重复地说一句罢,大约仍然糊糊涂涂的还是很不少。这自然是古文作怪。因为我们虽然拼命地读古文,但时间究竟是有限的,不像说话,整天的可以听见;而且所读的书,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 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这一种“有所得”当然不会清清楚楚,大概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自以为通文了,其实却没有通,自以为识字了,其实也没有识。自己本是糊涂的,写起文章来自然也糊涂,读者看起文章来,自然也不会倒明白。因此我想,这“糊涂”的来源,是在识字和读书。 例如我自己,是常常会用些书本子上的词汇的。虽然并非什么冷僻字,或者连读者也并不觉得是冷僻字。然而假如有一位精细的读者,请了我去,交给我一支铅笔和一张纸,说道,“您老的文章里,说过这山是“崚嶒”的,那山是“巉岩”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副样子呀?您不会画画儿不要紧,就勾出一点轮廓来给我看看罢。请,请,请。。。。。·”这时我就会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 说是白话文应该“明白如话”,已经要算唱厌了的老调了,但其实,现在的许多白话文却连“明白如话”也没有做到。倘要明白,我以为第一是在作者先把似识非识的字放弃,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也就是学学孩子,只说些自己的确能懂的话。至于旧语的复活,方言的普遍化,那自然也是必要的,但一须选择,二须有字典以确定所含的意义。 1.第三自然段所说的“同样的方法”是指什么?这种方法有什么局限? 2.作者认为,学话容易、学文难的原因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中,作者为何会“恨无地洞可钻”?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让白话文变得“明白如话”?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在外行走,常有绿树掩映的村庄撞进眼帘。树木和村庄相融相映让人琢磨不透到底谁主谁次。其实,是村庄在树木里还是树木在村庄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丛丛翠色诱人地环绕着村庄、村庄也在树林里更显妩媚的时候,让人内心不由自主生出一份宁静与祥和。由此,我固执地认为,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只有树木,才能让村庄青春永在。 面对这些村庄,心中莫名地翻腾着一种对家乡怪怪的思绪,细细想来,这要归结于那些矗立在眼前同时也植根于内心的树林。很多年前,和邻乡一位当过支书的老人说起我的家乡。“一个村庄里连棵树都没有,那地方有什么好啊!”他的这句话叫我的心急跳了一下,也急痛了一下,后来我自己回到家乡,看着满目荒凉然而又魂牵梦萦的土色故乡,也只能任由五味交替 腌渍灵魂。 曾经的家乡的树木,就这样又一次走进了记忆走进了心灵。我想,一棵树立起来高不盈数丈,倒下去也高不过数尺。然而,就是在这尺与丈之间,却又仿佛有一种痛楚与依恋胶着在一起,让人难以释怀。现在的家乡,几乎看不到树木,一个个村庄赤裸裸地矗立在黄土地上刺目刺心,灰蒙蒙地缺少生机和灵性,肆无忌惮地弥漫着一种悲哀的情绪。 家乡以前也曾有一片几百亩大的树园,绿在村庄的东南角。园子里长满了杏树、桃树、柳树、榆树、沙枣树,由玩伴儿牛牛的爷爷看护。每天放学,我和牛牛都要先到树园里铲草、玩耍,然后才会回家。春天的榆钱,夏天的酸杏,秋天的毛桃和沙枣,可以说是我们童年最奢侈 的果品。而离村庄不远的看头山则是公社的林地,山上同样也长满了榆树、沙枣树和毛桃树。 每年的春天,淡淡的花香都会弥漫在周围的一片村庄之中,让人不由得想把这清香的空气永远留存。 现在这些树木呢?我问过很多家乡人,得到的结果却让我唏嘘不已。包产到户后,树园也分片到户了。满园的树木便陆陆续续遭到砍伐,能用的被搭了棚圈,不能用的成了烧柴;树园的旧址现在早已经住满了人家。曾有一段时间,政府为了减少开支,裁减了护林员,将防风林划片承包给了个人,又引发了新一轮的砍伐。村庄里的树木也因庄院的改建而了无踪影,以至于在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中,家乡都很难看到树的身影了。 前不久和童年伙伴聚在一起,说起童年趣事,说起看头山、树园,也谈到家乡的现状,这才陆续知道,山上坡地因退耕还林种植了柠条,今年的雨水好,山上又能看到绿色了。只是因为干旱,树木的成活率不高。大家都说,恢复绿色家园的难度很大,但应该庆幸的是,毕竟已经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一棵树站起不盈数丈,躺倒也不过数尺,尺与丈之间就是丈量灵魂的尺度。一片站立的树是一个地方灵魂的美丽展示,一片躺倒的树则是这个地方灵魂在集结死亡。家乡将何去何从? 我当然忍不住要想,让家乡成为绿树里的村庄,也应该是经历了颇多变故的家乡父老的愿望吧! 1.文章从绿树掩映的村庄带给作者美好的感受写起,这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就是在这尺与丈之间,却又仿佛有一种痛楚与依恋胶着在一起,让人难以释怀”。结合全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家乡树园的昔兴今废,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 4.作者在文中说,“树木应该就是村庄的灵魂”,后来又追问“家乡将何去何从”。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罗布人有许多东西遗忘在路上了,但是,有一条关于胡杨的俚语,我还记着,这就是:胡杨有三条命生长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朽一千年!”一位叫热合曼的老人对我说。“胡杨在我们的叫法中,还有一个名字,叫三叶树。它的底部长的是窄长的柳叶,中间长的则是圆圆的大杨叶,顶部它的顶部是椭圆形的小杨叶。三种树叶奇怪地长在一棵树上,所以我们叫它三叶树!”另一位叫亚生的老人对我说。两位老人向我说话的时间是1998年的秋天。说这话时,那个叫热合曼的老人105岁,那个叫亚生的老人102岁。说话的地点是在阿拉干一片死亡的胡杨林里。通常,他们被认为是最后的两个罗布泊人,或者换言之,是两千年前曾经建立过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的楼兰人尚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两个后裔。 在罗布泊一年一年的盈亏中,在罗布泊像钟摆一样一次一次的位移中,爱水而居的罗布人总是在不停地搬迁。他们将自己新建的每一个村庄都叫“阿不旦”,在这里建立起新生活的愿望,并希望这一次搬迁将是最后的搬迁。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随着罗布泊的继续收束和碱化,他们又得循着塔里木河水系,向上游走,继续寻找他们新的“阿不旦”。也许在几千年的岁月中,罗布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辉煌的楼兰绿洲文明,就是这样延挨着日月,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一个民族要靠这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来承担整个民族的记忆,那是一件太沉重的事情。所以在阿拉干,在那浄狞万状的死亡胡杨林里,热合曼说,他把许多的记忆都遗忘在路上了。 胡杨是中亚细亚的树木。胡杨是苦难的树木,和伴生它的楼兰民族一样苦难。在这里,水到哪里,胡杨便生长到哪里,因此塔里木河两岸,是两条绿色的胡杨林带,而阿拉干这地方,当年更是有着遮天蔽日的胡杨林。但是往事如烟,随着塔里木河的断流,随着风沙一年一年的侵蚀,胡杨林正在大片大片地死亡。我曾经在塔中地面,见过大片死亡的胡杨林。它们还没有完全死亡,只是处于濒死状态。粗壮的树木,奇形怪状地仆倒一地。记得有一棵树已经死了,但在树身一人高的地方,却令人感动地生出几片绿叶那是柳叶,正像亚生告诉我的那样。但是带给我巨大刺激的,或者说带给我最大感动的,还是这阿拉干的胡杨。中亚细亚的太阳, 在正午的时候很亮很白,亮得炫目,白得刺眼,但正午一过,太阳稍稍西斜一点,林中便昏暗了起来。有些树林倒了,横躺在那里,你得迈过去。有些树林虽然死了许多年,但是还端端地立在那里,在完成着它们早已确定的宿命。这些树木模样都十分庞大、粗糙、丑陋、可怕。那些像狮、像虎、像蟒蛇的丑陋外状,是时间的刀功,是岁月的产物。它们仿佛是我们在《侏罗纪公园》中看到的那些史前怪兽,或者像高烧病人在梦境中出现的令人恐怖的想象。 热合曼和亚生还告诉我,活着的胡杨,在整个夏天叶子会是一种纯粹的墨绿,但是等到每年的10月25日这一天,中午12点的时候,如果有太阳,好像接收到一项指令似的,所有的 胡杨树叶会在那一刻变得金碧辉煌。(节选自高建群《阿拉干的胡杨》) 1.在第一自然段中,两位老人是怎样各自描述胡杨的?作者为什么详细记录了说话原时间、地点和老人的年龄? 2.第二自然段中所说的“最后只剩下两滴闪烁在20世纪末阳光下的水滴”指的是什么?这里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3.第一自然段开头和第二自然段结尾都提到了“遗忘”,这两种“遗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它们各自有着怎样的内涵? 4.第三自然段写胡杨林的盛衰,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说阿拉干的胡杨给了 他“最大感动”?最后一个自然段转述两位老人的话,有什么深意?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我曾经到过沙漠和戈壁滩,在浩瀚无涯的荒凉中,哪怕见到一棵小小的绿草,也会感到惊喜和亲切,在严酷的自然中,一棵小草的出现,往往是一种接近绿洲的信号,更是一种生命的宣言。这宣言要向世界宣称的是:顽强坚忍的生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会屈服! 绿洲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尽管它可能在遥远的地方。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寻找到那片绿洲。有些人,可能已走近绿洲,却仍会失之交臂,甚至会在离绿洲不远的荒芜中躺倒,饥渴待毙。绿洲对于他们只是梦幻,他们认为梦永远不会变成现实,于是连做梦的兴趣也丧失了,哪里还会有耐心和毅力去寻找绿洲呢?这时,如果有一棵翠绿的小草突然出现在他们绝望的视野里,该有多么好!小草和绿洲之间,毕竟不能画等号。两者的差距还非常遥远,然而谁能否认,希望之光,有时往往像一茎小草那样弱小而不显眼。悲哀的是那些人从此紧锁了门窗的心灵,再不愿发现黑暗中的微光,不愿在小草前停下脚步,听一听这绿色生命的呼唤,然后再走向远方。你不相信吧,小草是一种神奇的手指呢! 我也看见过沙漠中的废墟,这是被先人遗弃的城市的残骸,宫殿、庙堂、市场、民宅,轮廓尚存,千百年前的繁华还依稀可辨。我曾经困惑:古人为什么会抛下他们世代生息的城市?是什么动力使他们背井离乡?在看不见任何活的生命踪迹的废墟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烈日下,道路和房屋的残垣正在龟裂,裂缝像干渴绝望的嘴唇。·····废墟内外看不见一丝野草!我想,一定是炎热、干旱和无情的流沙,把这里的居民逼上了逃亡之路,与其等死,不如去寻找 新的绿洲。是远方的绿洲召唤他们离开了死亡之地,尽管这死亡之地曾是他们的血脉故土。 为什么有时身处繁华,却依旧四顾茫然,心仿佛被抛在沙漠?是的,物质的繁华绝不等级同于精神的富足,揣着一颗空虚的心灵在眼花缭乱的物海中流浪,轻浅的脚印何等凌乱,多么渴望心里拥有一片绿洲。这绿洲不会因为气候和环境的变换而枯黄。这样,即便远离都市和人流,也不致惶然失措。任你烈日似火,任你风沙蔽天,我可以在绿荫中宁静地面对一切,思绪乘风远去,自由如高飞的鹰,抵达这样的绿洲,也许有千百条途径,我只想寻求其中的一条。 (节选自赵丽宏《小草和绿洲》) 1.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说沙漠或戈壁滩上的“一棵小小的绿草”会带给他“惊喜和亲切”。这是因为:小草是_____ 是_______(用原文填空) 2.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文意,说说下列语句的含义。 做梦的兴趣: 紧锁了门窗: 神奇的手指: 3.从前的城市变成了“沙漠中的废墟”,对其原因作者作了怎样的推测?他又是如何评价人们背井离乡、远走他方的? 4.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内容和写法上与前面三个自然段有什么不同?综观全文,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想起她很突然。当时我正在外地,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好不容易能够停下来吃一顿悠闲的晚餐。闹哄哄的餐厅里,服务生们来来去去,端水送饭,仿佛是因为忙碌,他们的表情都显得既紧张又机械。很快,一位小伙子给我端来了饭菜;我对他友好地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谢谢”。小伙子愣了愣,随即又朝我憨厚地笑了一笑,轻快地去忙他的了。我的心情也变得轻快起来,也就是在那时,她仿佛就隔着一桌又一桌的人、隔着20年的时间走了过来。她是我的同学李昕的母亲,我们只有过一面之缘。那次开家长会,来了五六十位家长,我们几个女生负责接待。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实在不懂得如何接待大人,只是把家长迎进来、让座位、倒茶水,稍有空闲,便凑在一起交头接耳、传递新闻。我清楚地记得,其中有一条是“李昕的妈妈是北京人,说话和咱们不一样,特别好听”。 我顺着她们的指点看过去:那是一位身材高挑的女性,衣着和发式都是很普通,容貌也算不上漂亮。不过,她坐在那里就是显得与众不同,她偏偏没有说话,正在认真倾听另一位家长的高谈阔论。我们用幼稚的眼光结合自己掌握的词汇得出了一个一致的结论-所有家长中,李昕的妈妈最有风度。 有一个女生倒水回来,脸颊红红的,她急切地问道:“你们猜,我倒水时,李昕的妈妈说什么?”还不等我们猜,她就迫不及待地补充说:“李昕的妈妈说,谢谢。” 我们几个人面面相觑-20年前,在那样一个边远的小县城,我们当中有谁用过、听见过“谢谢”?没有。有谁仅仅为倒一点点水这样的小事情说过“谢谢”,当然更没有。“谢谢”,这在当时的我们听起来,是一个多么新鲜、多么温暖的词语啊! 醒过神儿来,女生们的倒水热情空前高涨,大家都争着抢着去拿壶。另一个女生回来报告说:“是呀,我听见了,李昕的妈妈说:谢谢。”那是一个面色苍白的女生,激动使她的脸色变得红润起来,一脸的害羞表情。 等轮到我了,我忽然觉得心跳得厉害。李昕妈妈面前的水杯已经满了,我听见她轻轻地说一句:“不用了。”但我还是坚持着往里倒了一点儿,好在也没有溢出来。我清晰地听见她说:“谢谢。”我的脸“腾”的一下红了,摇摇头就匆匆走开了-那时,我还不会说“不客气”。 那次家长会后,瘦瘦高高的李昕成了我们女生羡慕的对象。大家都在想,她的家庭应该是怎样的幸福啊! 20年过去了,曾经窃窃私语的女孩子们大概都已经为人母了,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像我现在一样,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回想起那位仅有一面之缘的女性;但是,我知道,她们和我一样,从那时起,就在学着使用那个词语,学着使用那一类“有温度的词语”。 的确,词语是有温度的,就我每每经历的一样,这是我人生中至深的体味。 1.文章从自己在外地的一次晚餐经历写起,有什么作用? 2.文中说,“李昕的妈妈最有风度”,如何理解这句话中“风度”一词的含义? 3.结合文意,概括作者对“有温度的词语”认识的三个阶段。 4.联系社会生活,说说“有温度的词语”有哪些方面的功用。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读树 李国文 那时住东城,去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机会较多,后来,随着北京市的向外拓展,我便搬到城 外去了。这样,只有每年的书市,来到太庙,挤到熙熙攘攘的青年读者群中,买一些想买的廉价书。但热销的摊点,往往难以与年轻人比赛力气,半天下来,也着实累,便找个树荫下的长椅歇腿。 过去逛太庙,喜欢读树。树可以读吗?我想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因为一棵树,就是一本书,树和人一样,即使同一品种的,也自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这世界上找不到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无论在旷野,在公园,在小院的树木,或是马路的行道树,只要成林,那都是一个形态迥异,性格不一,各呈风采,绝非一色的丰富世界。那些种植在太庙里的松、柏、桧、槐,巍峨庄重,枝根虬结,风姿苍劲,气势不凡,她们矗立在那里数百年,几乎是北京的历史见证了。 如果树能言语的话,一定会涌出沧桑的感叹。所以,细读她每一圈年轮,都能寻觅出皇室的兴衰,民国的变迁,五四的激情,抗日的斗争,以及解放以后的新岁月的轨迹。百战不古树虽古,可并不因年纪的包袱,而嚣张跋扈,在她周围,许多年轻的后辈树,同样生长得从容不迫,这种大度、宽容,便越发地显得一种分量感、尊严感。但是,树老和人老也差不多,老人通常行动迟缓,老树通常也就长得很缓慢;老人通常不那么活跃,老树通常也就不是很起劲地生长。那残断的枝丫,萎缩的树干,留下了太多的岁月痕迹,好像时间凝滞在古老的身躯里,不免给人老态龙钟的印象。使人肃然起敬的同时,也多少使人生出一丝惆怅。因此,整个太庙 里面,满园关不住的春色,一片郁郁葱葱,青绿苍翠,唱主角的已非这些前辈树木李。看来,还是年轻好,因为在成长着,意味着拥有时间,因为在成熟着,意味来日方长,所以,解放后陆陆续续栽种的别的什么树,就比老树要生机盎然,要朝气蓬勃,显得生命力特别旺盛的样子。风一来,你可以听到那白杨树的硕大叶片,或细细低语,或大声聒噪。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一个后来居上的局面,未来属于谁,谁就拥有最多的话语权,而徜徉在古树底下,就没有这一份热闹。 展眼望去,所见皆绿,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白杨,爬满了照壁瓦墙的藤萝,拥塞于行路夹道的冬青灌木,花飞花落招蜂惹蝶的丁香海棠,令读树的我不禁觉悟,古树的缄默沉思,庄重成熟的状态,固然具有历史的魅力,但是,要没有这半个世纪种下的树木花草,仅凭那些爷爷辈子的老树,是构不成这一片苍葱凝碧的绿色世界的。正因为老树之外,更多的是新树的陪衬,才形成这一片怡人景色。 其实,树的世界如此,人的世界又何尝不如此呢?看一看挤在书市里的人群,年轻人远远多于老年人,年轻作家的书远远要比老年作家的书卖得好,便知道文学的这种新人辈出的过程,和树木的繁衍一样,是一种事物发展的必然。只有新鲜血液的不停输入,肌体才会不断更新,焕发青春,才能后浪追逐着前浪,一浪更高于一浪,才能生气勃勃,气象万千。 买书,看书中的世界;看树,阅读大自然的文章,树的世界,人的世界,其实都在新陈代谢的进化规律之中。懂得这一点,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话,都像园子里的这些新老树木,融洽相处,和衷共济,社会的祥和氛围,肯定会日益地浓烈起来。 1.文章第一自然段为什么写太庙书市青年读者熙熙攘攘的热闹情景? 答: 2.作者认为树和人一样“有她自己的独特个性”。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些(不少于三个)表现老树和新树个性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老树: 新树: 3.从文中看,太庙里的满园春色是怎样形成的?作者由此悟出了什么道理? 4.从本文主旨看,作者是针对现实生活里存在的什么问题而写这篇文章的?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回音壁 陶然 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奇妙的事情;一道环形的围墙,你站在那一边,我站在这一边,对方的身影甚至被中央的建筑物遮住了;然而,那嗓音,啊,那熟悉的嗓音,透过贴耳的墙,就这样粼粼地相互传递,清晰、真切,简直就是殷殷的叮咛。 当我傍着天坛的回音壁通话时,我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想起很多年以前,我首次站在这里,十分诧异于面前这毫不起眼的红墙,它甚至有些斑驳得古老了,却显示了惊人的传音灵敏度。这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敏捷,沟通了历史与现代的时光距离,我仿佛听到遥远时代的声音,那一刻就回响在耳畔。 但这种错觉一闪即逝,我明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把我从南海之滨携来的一句问候,一直保留到踏足这里,这才怀着既亲切又神秘的心情,轻轻地朝着伴我的朋友奉上空间的怀念:“你好吗?” 你好吗?你好吗?这短促的三个字回荡起来,就在青山绿水间悠扬,有如一首多情的歌。 我不知道传回我耳朵里的那一句,到底是我送去的,还是他回赠的;我总以为,你来我往的同一句话,已经交融成为分不清我的还是你的,那回音混淆了彼此的区别,成了合唱,流动在同一个音调里。 我实在喜欢倾听那回音。 当发自心底的声音诉出,任谁都不会漠然于它的去路,更不会无视于它有没有回应。即使是在空谷里的呼喊:也还会有相应的回声;何况是在人间! 这回音壁的妙处,就在于它的有呼必应。我有时会想,倘若太寂寞,倘若喧嚣的市声卷走了真诚的歌声,也许你和我也可以在这古老的地方找到一点安慰。 然而,我又想,大约,我们也不用太过拘泥于形式。生活在我们心海中激起的浪花,那涟漪,那涛声,不也是一种动人的回音吗?只是,胸中的回音壁是无形的,它随着世间的脉搏,不断地震出生命之歌。然而,比较起来,它比真正的回音壁或许还要敏锐而且立体,因而还要生动得多。 1.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用了两个叠音词,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1)粼粼: (2)殷殷: 2.第二自然段中,作者之所以“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是因为: (1) (2) 3.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 (1)“我实在喜欢倾听那回音”,“实在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答: (2)胸中的回音壁和真正的回音壁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 4.本文构思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5题。 雨 巴金 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见屋瓦上的一段蓝天。好些日子没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早晨我站在露台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子就变得十分轻快似的。我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 路易居·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几岁。他是意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人。他没想到他没有看见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闭了眼睛。1927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阳光照进了他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可喜的事。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的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大利来的。见到在巴黎的春天里少见的日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了。他为着自由舍弃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可是自由和蓝天两样,他都没有能够再见。 我也像发布里那样地热爱阳光,但有时我也酷爱阴雨。 十几年来,不打伞在雨下走路,这样的事在我不知有过多少次。就是在1927年,当发布里抱怨缺少阳光的时候,我还时常冒着微雨,在黄昏、在夜晚走到国葬院前面卢梭的像脚下,向那个被称为“18世纪世界的良心”的巨人吐露一年轻异邦人的痛苦的胸怀。 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我常常吞下许多火种在肚里,我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有时火种在我的腹内燃烧起来。我受不了煎熬。我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爆发。为了浇熄这心火,我常常光着头走入雨湿的街道,让冰凉的雨洗我的烧脸。 水滴从头发间沿着我的脸颊流下来,雨点弄污了我的眼镜片。我的衣服渐渐地湿了。出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的雨景,模糊。。。。·白茫茫一片··.··我无目的地在街上走来走去。转弯时我也不注意我走进了什么街。我的脑子在想别的事情。我的脚认识路。走过一条街,又走过 一条马路,我不留心街上的人和物,但是我没有被车撞伤,也不曾跌倒在地上。我脸上眼睛看不见现实世界的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我常常走了一个钟点,又走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我回到家里,样子很狼狈。可是心里却爽快多了。仿佛心上积满的尘垢都给一阵大雨洗干净了似的。 我知道俄国人有过“借酒淹愁”的习惯。我们的前辈也常说“借酒浇愁”。如今我却在“借雨洗愁”了。 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 1941年7月20日 1.本文题目是“雨”,作者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阳光”? 答: 2.作者说:“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其中“不健全的性格”指的是什么? 答: 3.“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4.作者为什么写路易居·发布里? 答: 5.根据文意概括回答,作者为什么爱雨? 答: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 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虞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是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日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日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 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湖。记得 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融融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通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成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3.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4题。 生存的秘密 最近翻看一本新出的书,专门讲性格和命运的关系,倒是把历史上成功人物的好性格一一罗列了出来。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汉高祖刘邦的性格。在作者看来,刘邦的性格就像太极拳的招数,刚柔相济,阴阳变幻,说有都有,说无都无。这种性格让刘邦根据形势的需要,随时彰显某一方面的统帅面孔,使自己经常处于有利的地位。有时礼贤下士到唯唯诺诺, (1)( ),有时儒雅到彻夜倾谈安邦治国大计,(2)()。 我想,这大约就算是达到“大道无形”的境界了吧。 那是讲大人物的,一般草民学不像,学了也大体没用,搞不好,还被人认为疯疯癫癫的不正常。那么,对我们凡夫俗子,如何培养有益于安身立命的好性格呢? 我把话题先扯开一会儿。宗教不管搞得如何高妙,归根结底,是为了解决人的心理需要而产生的,它较多地反映出民族的精神取向。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后来,佛教由印度东传,到隋唐之际,已经把道教冲得七零八落。。。。 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一般研究者,主要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方面进行解释。我不反对这种分析。我还想指出另外一个原因。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核心思想,与中华民族宽容平和的精神追求合拍,与俗世儒学的仁爱中庸也是互补的关系。至于道教,则相对勇猛威武了些(顺便说一句,道教的思想与老庄之学基本不相干)。写《西游记》的吴承恩,很明白其中的区别。大闹天宫的孙猴子被擒拿归案,代表道教权威的太上老君是将它放进八卦 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非要毁尸灭迹不成;代表佛教的西方如来则是轻轻一翻巴掌,将猴哥压在五行山下,让他反省了五百年,再派个唐僧去超度他。金庸他们写武侠小说,也注意到其间的微妙区别,少林的人大体比较忠厚老实,武当里面则常常出现想靠武力独步天下的悲剧人物。至于武当的张三丰,当然也是宽厚长者的代表,但他从小与少林关系密切,有佛家根底,自然不足为奇。 我兜了个大圈子,回到本题上,对一般人而言,宽容随和的性格,是比较有益于在人世间逍遥的。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如果对自己的爱人宽容些,就不会有来不及解释的天大误会,那场赢得千百万男女眼泪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麦克白的问题是野心勃勃,但按现代心理学的分析,在他成长过程中,在他少年时代,肯定有心理毛病,那症状必然是偏狭偏激,容不得旁人比他强,要把世界上好事独占了。 写到此处,我相信,有的读者在明白了我的立场后,要笑我迁腐了。眼下是市场经济,到处都是欺诈争斗,拼得像乌眼鸡似的,谁对谁宽容啊?我承认此话千真万确。不过,不妨去看看成功者的资料,特别是那些并非过眼云烟的成功者,政界、商界、文艺界、科技界,大大小小的成功人士,毕竞多数具备宽容大度的气质。反之,即使一代英才如东吴周郎,亏就亏在气量狭小,害得自己早早吐血而亡。 宽容,首先不是对他人方便,给别人好处,(3)(),这个道理想通了,才宽容得起来。有人捐钱帮助穷人,旁人夸他乐善好施,他说是自己快乐,换得心如明镜清水。两者是一 样的道理。人生在世,生老病死,生离死别,本来苦恼烦恼就多,若能求得在家里和社会上都快快乐乐,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么? 1.在作者看来,“外来的佛学很快取代本土的道学”,原因何在? 2.根据语境,把括号内省去的句子补出来。 (1) (2) (3) 3.通读全文,概括作者所揭示的“生存的秘密”的具体内容。 4.下面是对全文的解说,选出不恰当的两项()。 A.从“最有意思”“算是达到了“大道无形'的境界”等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刘邦是很欣赏的。 B.作者在探讨生存的秘密时,将话题扯到宗教上,而且充分地展开。在肯定了佛教的同时也否定了道教。 C.我们知道,著名学者房龙在20世纪初就高扬“宽容”的大旗。但是,时过境迁,在如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还竭力提倡宽容,就连作者也觉得是不合时宜的做法。 D.奥赛罗的悲剧发源于他的多疑和嫉妒,麦克白的毁灭则是他沉醉于贪欲和野心的结果。莎士比亚以如椽之笔,为我们寻求生存的秘密提供了很多借鉴。 E. 本文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尽在视野之中,通篇充满辩证的哲学思考,给读者以启迪。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曰:“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矣。(《韩非子·说难》) 1.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联系这些语句的内容,说说胡国被消灭留下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2.文中“此二人说者皆当矣”,“此二人”指的是谁? 3.宋国的富人“智子疑邻”表现了什么心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5题。 山园小梅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注】众芳摇落:百花凋谢。暄妍:明媚鲜艳。霜禽:寒冷季节里的鸟儿。 合断魂:一定会深深迷恋。微吟:低声吟诵。狎:亲近。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 4.诗人首联就将___与____对比,写出了梅的不同凡响、不染尘俗的格调与品质。 5.第三、四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梅花的?第五、六句写梅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无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日:“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日:“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数,连取数鱼。(林昉《钓鱼记》) 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文中先说“乙竞日无所获也”,结尾说“乙如其教,连取数鱼”,这样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3.钓鱼人对于得失的理解,其中包含着怎样的生活道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4~5题。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行人:这里指送信的人。开封:打开信封。 4.这首诗是怎样渲染作者的思乡之情的?请做简要分析。 5.诗的最后一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反映出诗人怎样的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