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每天上午8时,浙江杭州江干区解放东路58号J座杭州图书馆新馆楼下就站了不少人。晨练的市民发现,总有些人扛着脏兮兮的大麻袋,或拎一兜饮料瓶,衣衫褴褛。其实杭图不仅允许流浪、拾荒者入馆,也允许他们携行李入内。而将杂物放于门外,则是自发行为。



除了能自由出入阅读外,流浪人员还可在设有空调的书馆内免费看电视、电影、上网、听音乐、接开水,甚至用书桌下的电源充电。由于近90%的面积对读者开放,杭图新馆也是目前国内外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年接待读者300多万人次。



“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本质上便带上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属性。”褚树青说,“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一个重要机构。”



   褚馆长的话,实际上揭示了公共图书馆基因里所具有的理念与传统,它滋养民智,崇尚思想,而弱势者是这场文化重建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从这一层面来讲,为这些社会底层的弱势者提供机会,使之成为拥有健全心志、丰盈思想和自由灵魂的责任公民,意义尤为重大。



   更进一步说,能为社会最底层的同胞打开一扇门,对他们所拥有的基本文化权利予以尊重,这本身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杭州图书馆多年来一直降低门槛,任乞丐、拾荒者自由穿行,也正是借助一个公共文化空间,来践行这种平等、分享的公共服务理念。



请结合材料分析平等权应当如何在生活中予以实现?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