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平顶山学院-小学教育(高起专)-德育论(高起专)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本题2.0分)
A. 品德认识
B. 品德情感
C. 品德意志
D. 品德行为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本题2.0分) 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 )(本题2.0分)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本题2.0分)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人最为天下贵”“人定胜天”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本题2.0分) A. 德育方法 B. 德育组织形式 C. 德育原则 D. 德育内容
在集体中显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 )(本题2.0分) A. 班风 B. 集体舆论 C. 传统 D. 集体纪律
何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本题2.0分) 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 各科教学 D. 社会实践活动
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本题2.0分) A. 说理教育法 B. 品德修养法 C. 榜样示范法 D. 实际锻炼法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本题2.0分) A. 集体主义教育 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 科学人生观教育
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本题2.0分) A. 社会实践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 各科教学
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 )(本题2.0分) A. 涂尔干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裴斯泰洛齐
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是受( )(本题2.0分) A. 美国教育学的影响 B. 德国教育学的影响 C. 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D. 英国教育学的影响
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 )(本题2.0分) A. 思想教育的范畴 B. 政治教育的范畴 C. 道德教育的范畴 D. 法制教育的范畴
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本题2.0分) A. 王逢贤 B. 鲁洁 C. 班华 D. 钟启泉
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本题2.0分) A. 文化功能 B. 政治功能 C. 经济功能 D. 自然性功能
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本题2.0分) A. 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 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 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在那一个社会历史阶段最早形成了一定的德育思想( )(本题2.0分)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下列哪一个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德育中的人本主义( )。(本题2.0分) 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 “人最为天下贵”“人定胜天” D.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代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引起人们道德、政治和法律观点的变化直接影响和丰富了( )。(本题2.0分) A. 德育方法 B. 德育组织形式 C. 德育原则 D. 德育内容
在集体中显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就是( )(本题2.0分) A. 班风 B. 集体舆论 C. 传统 D. 集体纪律
何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本题2.0分) 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 各科教学 D. 社会实践活动
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本题2.0分) A. 说理教育法 B. 品德修养法 C. 榜样示范法 D. 实际锻炼法
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重点是( )(本题2.0分) A. 集体主义教育 B.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 C. 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 D. 科学人生观教育
哪一种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 )(本题2.0分) A. 社会实践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D. 各科教学
那一个教育家的道德教育理论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强调社会是道德教育的最后根据( )(本题2.0分) A. 涂尔干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裴斯泰洛齐
我国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之一是受( )(本题2.0分) A. 美国教育学的影响 B. 德国教育学的影响 C. 苏联教育学的影响 D. 英国教育学的影响
我国德育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属于( )(本题2.0分) A. 思想教育的范畴 B. 政治教育的范畴 C. 道德教育的范畴 D. 法制教育的范畴
率先提出“道德教育是一种超越”,拉开了道德教育本质讨论序幕的学者是( )(本题2.0分) A. 王逢贤 B. 鲁洁 C. 班华 D. 钟启泉
德育能直接影响劳动者的素质,这体现了它的( )(本题2.0分) A. 文化功能 B. 政治功能 C. 经济功能 D. 自然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