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数据结构国家开放大学
采用顺序查找方法查找长度为n的线性表时,每个元素的平均查找长度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n

B.
n/2

C.
(n+1)/2

D.
(n-1)/2

有一个长度为10的有序表,按折半查找对该表进行查找,在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比较次数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29/10

B.
31/10

C.
26/10

D.
29/9

已知一个有序表为{11,22,33,44,55,66,77,88,99},则顺序查找元素55需要比较( )次。
单选题 (2 分) 2分
A.
3

B.
4

C.
5

D.
6

有数据{53,30,37,12,45,24,96},从空二叉树开始逐个插入数据来形成二叉排序树,若希望高度最小,应该选择的序列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45,24,53,12,37,96,30

B.
37,24,12,30,53,45,96

C.
12,24,30,37,45,53,96

D.
30,24,12,37,45,96,53

对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5,12,20,26,37,42,46,50,64},若采用折半查找,则查找元素26的比较次数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3

B.
6

C.
4

D.
5

在所有的排序方法中,关键字比较的次数与记录初始排列秩序无关的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冒泡排序

B.
希尔排序

C.
直接选择排序

D.
直接插入排序

从未排序序列中依次取出元素与已经排好序的序列中的元素作比较。将其放入已排序序列的正确的位置上,此方法称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插入排序

B.
选择排序

C.
交换排序

D.
归并排序

依次将每两个相邻的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的排序方法称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插入排序

B.
交换排序

C.
选择排序

D.
归并排序

当两个元素出现逆序的时候就交换位置,这种排序方法称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插入排序

B.
交换排序

C.
选择排序

D.
归并排序

每次把待排序的区间划分为左、右两个子区间,其中左区间中记录的关键字均小于等于基准记录的关键字,右区间中记录的关键字均大于等于基准记录的关键字,这种排序称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插入排序

B.
快速排序

C.
堆排序

D.
归并排序

一组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46,20,30,79,56,38,40,84,90,110),利用快速排序,以第一个关键字为分割元素,经过一次划分后结果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40,20,30,38,46,56,79,84,90,110

B.
20,30,40,38,46,79,56,84,90,100

C.
30,20,40,38,46,84,56,79,90,100

D.
20,30 38,40,46,56,79,84,90,100

在有序表{10,14,34,43,47,64,75,80,90}中,用折半查找法查找值80时,经( )次比较后查找成功。
单选题 (2 分) 2分
A.
4

B.
2

C.
3

D.
5

对序列(49,38,65,97,76,13,47,50)采用直接插入排序法进行排序,要把第七个元素47插入到已排序中,为寻找插入的合适位置需要进行( )次元素间的比较。
单选题 (2 分) 2分
A.
3

B.
4

C.
5

D.
6

排序方法中,从未排序序列中挑选元素,并将其依次放入已排序序列(初始为空)的一端的方法,称为( )排序。
单选题 (2 分) 2分
A.
归并

B.
插入

C.
选择

D.
快速

一组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26,59,36,18,20,25),利用堆排序的方法建立的初始小根堆为( )。
单选题 (2 分) 2分
A.
26,18,59,20,36,25

B.
18,20,25,59,26,36

C.
18,20,36,59,26,25

D.
26,59,36,1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