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周口师范学院中国历史
以下序列中,反映近代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进程的一组是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 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理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 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某历史学家曾说,以“民族国家”为新效忠对象而取代旧式“宗族”“种族”和“国君”的对象,反映民国以来社会历史的变化。“”所填的内容应该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土地革命
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在中国的商品市场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惩办与列强作对的官吏
D.要求光绪帝亲政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出兵朝鲜
B.日本急需侵略扩张
C.朝鲜东学党起义
D.各国纵容支持
《辛丑条约》规定列强可以在中国派兵驻扎的地区是
A.北京至天津沿线
B.驻华各国使馆界
C.北京至山海关沿线
D.北京至东南沿海
下列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 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 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
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
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程和经验时指出,新时期
A.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B.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C.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D.最有效的方法是稳步前行
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
A.讲学习
B.讲纪律
C.讲政治
D.讲正气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A.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B.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5年
D.1976年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
A.调整
B.巩固
C.充实
D.提高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 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理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 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某历史学家曾说,以“民族国家”为新效忠对象而取代旧式“宗族”“种族”和“国君”的对象,反映民国以来社会历史的变化。“”所填的内容应该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土地革命
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在中国的商品市场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惩办与列强作对的官吏
D.要求光绪帝亲政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出兵朝鲜
B.日本急需侵略扩张
C.朝鲜东学党起义
D.各国纵容支持
《辛丑条约》规定列强可以在中国派兵驻扎的地区是
A.北京至天津沿线
B.驻华各国使馆界
C.北京至山海关沿线
D.北京至东南沿海
下列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进行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时说:“19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的太平天 国运动,没有也不可能得到更多社会阶层的支援,这不在于天国政权的封闭性,而是中国 社会尚未形成声援的力量”。这说明
A.中国社会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B.中国革命缺乏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纲领
C.没有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中国需要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此评价最适用于
A.义和团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中共十七大报告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历程和经验时指出,新时期
A.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B.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C.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D.最有效的方法是稳步前行
199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中开展的”三讲”教育是
A.讲学习
B.讲纪律
C.讲政治
D.讲正气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A.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B.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
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粉碎林彪和“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分别是在
A.1971年
B.1972年
C.1975年
D.1976年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是
A.调整
B.巩固
C.充实
D.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