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四川民族学院公共政策学
试述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
结合实际,分析公共政策渐进调整的主要原因。
州领导三次批示难阻项目开工 水泥业作为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的行业,一直是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而记者近日在采访时发现,一个按国家规定不得开工建设,且被Y州州委州政府数次批示叫停的水泥项目,却正在大张旗鼓地抢建。有关专家称这是一个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调控失灵范本”。 2010年2月24日,Y州工信局《关于Y州水泥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称:该水泥项目,州委州政府明确要求缓建,但项目所在地、该州所属的T市一直在推进,建议按州委州政府意见办事。2月25日,州领导在这份材料上批示:“赞成工信局意见,关于T市的水泥项目,应采取措施予以缓建,T市应从大局出发配合工作。” 但是作为Y州管辖的T市并未听从州领导的意见。不久,T市水利部门批准了该项目的用水审批文件。此后不到两个月,该项目土建工程强行开工。5月28日,在Y州工信局《关于T公司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上,州领导再次批示“州委州政府是一直不赞成此项目的,要想尽办法缓建。” 与此同时,该项目开始挖地基,进行更大规模的施工建设。2010年8月19日,T市市委书记、市长带领市四大班子成员及各委、办、局负责人共100余人赴承建该项目的公司视察工作。该公司负责人向市领导表示:克难攻坚,抓紧施工,争取早投产、早见效。10月28日,州领导第三次在一份材料上批示“这个项目以缓建为好。”在这次批示后,T市和承建该项目的公司反而加快了建设步伐。11月中旬,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战胜困难抢工期”的红色条幅在猎猎寒风中飘舞。

请回答: (1)公共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从政策失灵的角度分析本案例中州领导三次批示难阻项目开工的原因。

《社会救助法草案》被高层否决 近期以来,中国部分地区物价上涨,影响了一些低收入家庭。然而,中国当前的社会救助基本原则不明确,有些地方的社会救助资金保障不足,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专项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制度缺乏法律及法规的依据,申请人骗取社会救助待遇的现象时有发生。在20l0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96名代表提出三件议案,要求制定《社会救助法》。会后有关部门拟制了《社会救助法草案》,并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该项立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和2010年立法工作计划。 近日,《法制晚报》记者获悉:《社会救助法草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否决,可能和刚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有关。社会救助法草案在内容方面处理得不是很好,与《社会保险法》的一些条款打架。被否决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这部法律牵扯问题比较大,要考虑国家财力是否能承受。另据接近政府的人士透露,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社会救助法草案尚不成熟,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

请回答:

(1) 政策审议阶段的可行性评估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2)从政策审议阶段的可行性评估角度,分析《社会救助法草案》被否决的理由。

公共决策者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是( )

A、 政策群

B、 政策链

C、 政策一般

D、 个别政策

提出政策执行博弈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西蒙

B、 德洛尔

C、 泰勒

D、 尤金·巴达克

以同一政策体系内的各项政策相互间是否存在着涵盖与衍生的关系为标准,公共政策可以划分为( )

A、 战略、战术、策略

B、 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

C、 元政策、基本政策、部门政策

D、 单目标政策和多目标政策

当代中国不具有政策制定一般功能的一级政府是( )

A、 省政府

B、 乡政府

C、 市政府

D、 县政府

以政策是否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公共政策可划分为( )

A、 程序性政策与非程序性政策

B、 实质性政策与程序性政策

C、 物质性政策与符号性政策

D、 单目标政策与多目标政策

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由此形成的问题属于( )

A、 公共问题

B、 社会实践问题

C、 公共政策问题

D、 私人问题

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特性指的是政策问题基本属性中的( )

A、 客观性

B、 主观性

C、 历史性

D、 动态性

以特定的行业或职业的代表为特征,影响政府各机关制定和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公共政策的群体是( )

A、 政党组织

B、 利益集团

C、 政府部门

D、 政治人物

经过逻辑区分和逻辑归类将某种公共问题细分成许多次类的方法是( )

A、 边界分析

B、 类别分析

C、 层次分析

D、 假设分析

政府直接创始政策问题并将该问题扩散到政策议程的过程是( )

A、 外在创始模型

B、 内在创始模型

C、 动员模型

D、 三源流模型

美国学者雷恩和拉宾诺维茨提出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是( )

A、 过程模型

B、 互适模型

C、 循环模型

D、 博弈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