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茶文化概论
西晋《荈赋》中描写的采茶时间是 月惟初秋 ,因此所采的是( )。
选择一项:
A.
冬茶
B.
秋茶
C.
春茶
D.
夏茶
宋徽宗《大观茶论》全书2800多字,分为20目,其中特别对宋代( )技艺进行详细论述。 选择一项: A. 点茶 B. 泡茶 C. 煮茶 D. 煎茶
宋代在福建建安( )设龙焙专门生产供皇宫御用的贡茶。 选择一项: A. 北苑 B. 安溪 C. 崇安 D. 福州
西晋《荈赋》中描写的品茶用水是 ( )之注 ,可见描述的是四川地区的茶事。 选择一项: A. 钱塘 B. 淞江 C. 岷方 D. 虎丘
赵汝励《北苑别录》是为了补充《宣和北苑贡茶录》不够详尽而写的续集,书中将北苑贡茶的等级分为( )纲。 选择一项: A. 50 B. 20 C. 12 D. 30
因《宣和北苑贡茶录》不够详尽,赵汝励特地写了( )一书加以补充,书中将北苑贡茶的等级分为12纲。 选择一项: A. 《北苑别录》 B. 《茶录》 C. 《茶谱》 D. 《东溪试茶录》
清代的茶书以资料汇集为主,其中篇幅和影响较大的有刘源长的( )。 选择一项: A. 《茶史》 B. 《茶录》 C. 《茶疏》 D. 《茶谱》
清代的另一部篇幅较大的汇编型茶书《续茶经》全书7万字,成书与( )年。 选择一项: A. 1901 B. 1734 C. 1911 D. 1840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书中附有各色贡茶( )图形38幅,使后人得以了解宋代贡茶的具体形状。 选择一项: A. 包装 B. 技术 C. 茶具 D. 模板
明朝钱椿年的茶书《茶谱》后被( )删校后再以同样书名出版。 选择一项: A. 朱权 B. 毛文锡 C. 顾元庆 D. 张源
自唐代《茶经》问世以后到清代为止,我国历史上刊印的各类茶书有( )之多。 选择一项: A. 千种 B. 八十种 C. 百种 D. 五十种
清代的另一部篇幅较大的汇编型茶书是陆廷灿的( )。 选择一项: A. 《茶史》 B. 《茶疏》 C. 《续茶经》 D. 《茶谱》
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记述了各地水质的( ),是一本系统评述烹茶用水的专书。 选择一项: A. 特点 B. 流速 C. 名称 D. 元素
明朝顾元庆删校钱椿年《茶谱》,在书中提倡清饮,有( )茶制法的技术也颇有价值。 选择一项: A. 红茶 B. 绿茶 C. 黄茶 D. 花茶
唐代出现一部专门谈论品茶用水的茶书《煎茶水记》的作者是( )。 选择一项: A. 陆羽 B. 张又新 C. 毛文锡 D. 白居易
宋徽宗《大观茶论》全书2800多字,分为20目,其中特别对宋代( )技艺进行详细论述。 选择一项: A. 点茶 B. 泡茶 C. 煮茶 D. 煎茶
宋代在福建建安( )设龙焙专门生产供皇宫御用的贡茶。 选择一项: A. 北苑 B. 安溪 C. 崇安 D. 福州
西晋《荈赋》中描写的品茶用水是 ( )之注 ,可见描述的是四川地区的茶事。 选择一项: A. 钱塘 B. 淞江 C. 岷方 D. 虎丘
赵汝励《北苑别录》是为了补充《宣和北苑贡茶录》不够详尽而写的续集,书中将北苑贡茶的等级分为( )纲。 选择一项: A. 50 B. 20 C. 12 D. 30
因《宣和北苑贡茶录》不够详尽,赵汝励特地写了( )一书加以补充,书中将北苑贡茶的等级分为12纲。 选择一项: A. 《北苑别录》 B. 《茶录》 C. 《茶谱》 D. 《东溪试茶录》
清代的茶书以资料汇集为主,其中篇幅和影响较大的有刘源长的( )。 选择一项: A. 《茶史》 B. 《茶录》 C. 《茶疏》 D. 《茶谱》
清代的另一部篇幅较大的汇编型茶书《续茶经》全书7万字,成书与( )年。 选择一项: A. 1901 B. 1734 C. 1911 D. 1840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书中附有各色贡茶( )图形38幅,使后人得以了解宋代贡茶的具体形状。 选择一项: A. 包装 B. 技术 C. 茶具 D. 模板
明朝钱椿年的茶书《茶谱》后被( )删校后再以同样书名出版。 选择一项: A. 朱权 B. 毛文锡 C. 顾元庆 D. 张源
自唐代《茶经》问世以后到清代为止,我国历史上刊印的各类茶书有( )之多。 选择一项: A. 千种 B. 八十种 C. 百种 D. 五十种
清代的另一部篇幅较大的汇编型茶书是陆廷灿的( )。 选择一项: A. 《茶史》 B. 《茶疏》 C. 《续茶经》 D. 《茶谱》
明代田艺蘅的《煮泉小品》记述了各地水质的( ),是一本系统评述烹茶用水的专书。 选择一项: A. 特点 B. 流速 C. 名称 D. 元素
明朝顾元庆删校钱椿年《茶谱》,在书中提倡清饮,有( )茶制法的技术也颇有价值。 选择一项: A. 红茶 B. 绿茶 C. 黄茶 D. 花茶
唐代出现一部专门谈论品茶用水的茶书《煎茶水记》的作者是( )。 选择一项: A. 陆羽 B. 张又新 C. 毛文锡 D.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