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玉林师范学院-教育学
[单选题,3.5分]
美国心理学家(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A.威尔逊
B.孟子
C.格塞尔
D.弗洛伊德
[单选题,3.5分]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是( )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柏拉图 D.培根
[单选题,3.5分] 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 )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单选题,5.5分] 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单选题,6.6分] 在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了学习的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单选题,6.6分]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单选题,6.6分]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 (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单选题,6.6分]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单选题,6.6分]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 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 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
[单选题,6.6分]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和行为方式。 A.精神面貌 B.思想观念 C.抽象思维 D.理性思考
[单选题,6.6分]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 )上。 A.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 B.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C.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 D.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
[单选题,6.6分] 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单选题,7.6分]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互补性、( )。 A.理想性 B.多样性 C.瞬时性 D.外显性
[单选题,6.6分]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精神功能 B.意识功能 C.理性功能 D.文化功能
[单选题,6.6分] 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 A.“兴趣选择” B.“价值取向” C.“成功秘笈” D.“工作需要”
[单选题,3.5分] 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是( ) A.苏格拉底 B.西塞罗 C.柏拉图 D.培根
[单选题,3.5分] 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 )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单选题,5.5分] 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单选题,6.6分] 在下列哪部著作中,提出了学习的过程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单选题,6.6分]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单选题,6.6分] 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 (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单选题,6.6分]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 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单选题,6.6分] 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 ( ) A.人口环境 B.社会生产 C.政治制度 D.自然环境
[单选题,6.6分]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 )和行为方式。 A.精神面貌 B.思想观念 C.抽象思维 D.理性思考
[单选题,6.6分]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 )上。 A.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 B.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C.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 D.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
[单选题,6.6分] 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单选题,7.6分]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互补性、( )。 A.理想性 B.多样性 C.瞬时性 D.外显性
[单选题,6.6分] 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A.精神功能 B.意识功能 C.理性功能 D.文化功能
[单选题,6.6分] 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 A.“兴趣选择” B.“价值取向” C.“成功秘笈” D.“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