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辽宁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
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的主人公“潘先生”的职业是 ( )(本题3.5分)
A、 大学教授
B、 小学教员
C、 茶馆老板
D、 机关科员
巴金的小说“爱情三部曲”包括那几部作品 ( )(本题3.5分) A、 《家》、《春》、《秋》 B、 《雾》、《雨》、《电》 C、 《灭亡》、《新生》、《寒夜》 D、 《露》、《雨》、《霜》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明天’回来!”“这个人”指 ( )(本题3.5分) A、 《边城》中的天保 B、 《伤逝》中的涓生 C、 《伤逝》中的子君 D、 《边城》中的傩送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胡适的 ( )(本题3.5分) A、 《尝试集》 B、 《猛虎集》 C、 《新青年》 D、 《云游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诗出自 ( )(本题3.5分) A、 《雨巷》 B、 《偶成》 C、 《断章》 D、 《泥土》
体现冰心用“爱的哲学”拯救青年的精神危机的小说是 ( )(本题3.5分) A、 《寄小读者》 B、 《春水》 C、 《两个家庭》 D、 《超人》
(单选题) 《骆驼祥子》里的“祥子”的职业是 ( )(本题3.5分) A、 水手 B、 拾荒者 C、 茶馆伙计 D、 人力车夫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是散文______中引用《西洲曲》的句子。 ( )(本题3.5分) A、 《背影》 B、 《荷塘月色》 C、 《踪迹》 D、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周作人的《乌篷船》是一篇 散文。 ( )(本题3.5分) A、 自传体 B、 书信体 C、 日记体 D、 对话体
立志要做“文摊文学家”而不是“文坛文学家”的作家是 ( )(本题3.5分) A、 赵树理 B、 沈从文 C、 张爱玲 D、 钱钟书
(单选题) 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本题3.5分) A、 1915年 B、 1917年 C、 1918年 D、 1921年
(单选题)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最早发表于(本题3.5分) A、 《京报副刊》 B、 《晨报副刊》 C、 《学灯》 D、 《新青年》
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的是下列哪一话剧团体?(本题3.5分) A、 春柳社 B、 民众戏剧社 C、 戏剧协社 D、 春阳社
(单选题)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本题3.5分) A、 1919年 B、 1920年 C、 1921年 D、 1922年
20年代中期出现了法对新文化运动的“甲寅派”,其主要代表是(本题3.5分) A、 章士钊 B、 胡适 C、 吴宓 D、 陈源
巴金的小说“爱情三部曲”包括那几部作品 ( )(本题3.5分) A、 《家》、《春》、《秋》 B、 《雾》、《雨》、《电》 C、 《灭亡》、《新生》、《寒夜》 D、 《露》、《雨》、《霜》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也许‘明天’回来!”“这个人”指 ( )(本题3.5分) A、 《边城》中的天保 B、 《伤逝》中的涓生 C、 《伤逝》中的子君 D、 《边城》中的傩送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是胡适的 ( )(本题3.5分) A、 《尝试集》 B、 《猛虎集》 C、 《新青年》 D、 《云游集》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这句诗出自 ( )(本题3.5分) A、 《雨巷》 B、 《偶成》 C、 《断章》 D、 《泥土》
体现冰心用“爱的哲学”拯救青年的精神危机的小说是 ( )(本题3.5分) A、 《寄小读者》 B、 《春水》 C、 《两个家庭》 D、 《超人》
(单选题) 《骆驼祥子》里的“祥子”的职业是 ( )(本题3.5分) A、 水手 B、 拾荒者 C、 茶馆伙计 D、 人力车夫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是散文______中引用《西洲曲》的句子。 ( )(本题3.5分) A、 《背影》 B、 《荷塘月色》 C、 《踪迹》 D、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周作人的《乌篷船》是一篇 散文。 ( )(本题3.5分) A、 自传体 B、 书信体 C、 日记体 D、 对话体
立志要做“文摊文学家”而不是“文坛文学家”的作家是 ( )(本题3.5分) A、 赵树理 B、 沈从文 C、 张爱玲 D、 钱钟书
(单选题) 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于(本题3.5分) A、 1915年 B、 1917年 C、 1918年 D、 1921年
(单选题)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最早发表于(本题3.5分) A、 《京报副刊》 B、 《晨报副刊》 C、 《学灯》 D、 《新青年》
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的是下列哪一话剧团体?(本题3.5分) A、 春柳社 B、 民众戏剧社 C、 戏剧协社 D、 春阳社
(单选题)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本题3.5分) A、 1919年 B、 1920年 C、 1921年 D、 1922年
20年代中期出现了法对新文化运动的“甲寅派”,其主要代表是(本题3.5分) A、 章士钊 B、 胡适 C、 吴宓 D、 陈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