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阜阳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学
智力的发展的前提是 。
A、
形成技能技巧
B、
发展能力
C、
提高认识
D、
掌握知识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
A、
导向原则
B、
疏导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0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统一过程
A、
个体与环境
B、
个体与社会
C、
个体与教育
D、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
基础
B、
途径
C、
出发点
D、
重要环节
0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
道德品质教育
B、
政治教育
C、
宗教教育
D、
思想教育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
A、
榜样示范法
B、
说服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0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中的人物,从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导学生
A、
感受美
B、
鉴赏美
C、
表现美
D、
创造美
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其道德教育模式的是 ?
A、
涂尔干
B、
马卡连柯
C、
班杜拉
D、
柯尔伯格
0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
道德情感
B、
道德知识@道德意志
C、
道德行为
0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
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C、
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0
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中国共产党的 。
A、
14大
B、
13大
C、
12大
D、
11大
10
终身教育是 。
A、
古代教育的特点
B、
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C、
近代教育的特点
D、
现代教育的特点
、
10
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A、
生物遗传
B、
选择经验
C、
社会实践
D、
教育
10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的学者是
A、
洛克
B、
格赛尔
C、
孟子
D、
威尔逊
古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
A、
教育同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B、
内容丰富
C、
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鲜明
D、
方法单一
A、
形成技能技巧
B、
发展能力
C、
提高认识
D、
掌握知识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这一原则是 。
A、
导向原则
B、
疏导原则
C、
因材施教原则
D、
教育的一贯性原则
0
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统一过程
A、
个体与环境
B、
个体与社会
C、
个体与教育
D、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
A、
基础
B、
途径
C、
出发点
D、
重要环节
0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A、
道德品质教育
B、
政治教育
C、
宗教教育
D、
思想教育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
A、
榜样示范法
B、
说服教育法
C、
陶冶教育法
D、
品德评价法
0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作品中的人物,从美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在引导学生
A、
感受美
B、
鉴赏美
C、
表现美
D、
创造美
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及其道德教育模式的是 ?
A、
涂尔干
B、
马卡连柯
C、
班杜拉
D、
柯尔伯格
0
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
道德情感
B、
道德知识@道德意志
C、
道德行为
0
小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
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C、
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德水平
D、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0
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中国共产党的 。
A、
14大
B、
13大
C、
12大
D、
11大
10
终身教育是 。
A、
古代教育的特点
B、
中世纪教育的特点
C、
近代教育的特点
D、
现代教育的特点
、
10
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A、
生物遗传
B、
选择经验
C、
社会实践
D、
教育
10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看,属于外铄论的学者是
A、
洛克
B、
格赛尔
C、
孟子
D、
威尔逊
古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
A、
教育同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B、
内容丰富
C、
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鲜明
D、
方法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