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此页面搜索的是所有试题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3706)
16.为了保证交往成功,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应当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古人主张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和而不同”等观点,蕴含的交往原则是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互助原则 D.宽容原则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这种完善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方法是 A.陶冶情操 B.学思明理 C.省察克治 D.慎独自律
18.维护法律权威,必须培养法治思维,抛弃人治思维。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思维基本内容的是 A.法律至上 B.权利制约 C.以言代法 D.权力保障
19.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无论是立法权、执法权还是司法权莫不如此。建立确保宪法法律得以有效实施的责任机制,真正做到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必须要实现的目标是 A.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B.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C.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D.建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20.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下列举措中,体现了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领导要求的是 A.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B.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 C.健全、完善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D.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
21.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认为,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阶级、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统治阶级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护有利于其阶级统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这说明法的本质特征是 A.反映个别意志的行为规范 B.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D.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
22.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据此,绝大多数机动车驾驶人都选择“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一选择集中体现了法的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激励作用 D.强制作用
23.我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一规定表明的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律的特征是 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宪法的制定程序非常严格 C.宪法的内容不同于普通法律 D.宪法的修改程序不同于普通法律
24.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主决定民事行为的形式和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予以强迫或胁迫。这体现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自愿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25.仲裁是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根据其在争议发生前或者发生后所达成的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中立的第三方进行裁判的争议解决制度和方式。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纠纷中,可以适用仲裁的是 A.合同纠纷 B.继承纠纷 C.婚姻纠纷 D.收养纠纷
26.简述新时代新使命对时代新人提出的基本要求。
27.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履行爱国行为,以实际行动和贡献报效祖国?
28.简述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
29.简述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具体措施。
30.简述刑法的基本原则。